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16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5/6/30

作者

□文/刘海燕1 蒋薇薇2 张帅姜2

浏览次数

505 次

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存在的问题
  [提要] 通过对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调研,分别从获得和供给两方面描述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现状,并分析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商业信用;中小企业;苏州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54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5月22日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苏州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天堂,据苏州2013统计年鉴显示,苏州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含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占比99.68%,共132,448户的中小企业为苏州创造了2/3的GDP、30%的财政贡献和70%左右的就业岗位。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吸纳就业角度考虑,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然而,据海通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我国80%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30%的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通过对苏州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了解,苏州中小企业中只有仅仅30%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剩余70%的企业主要依靠内部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当正规融资渠道向中小企业关闭时,大量文献研究认为,作为非正规金融的一种形式,商业信用在融资功能上能够有效补充正规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足。
  为了考察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情况,本文对苏州四市五区及园区的民营企业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商业信用获得和提供两方面考察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情况。
  一、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现状
  (一)商业信用获得情况
  1、获得商业信用难易。调研发现,近60%的企业表示商业信用的获得难度一般,只有30%左右的企业表示获得难度较高。
  2、获得商业信用成本。受访企业中在对商业信用获得的成本评价与获得难易程度的评价上,基本是一致的。也有60%左右的企业表示获得商业信用的成本较之银行贷款利率而言一般。因此,我们相信商业信用融资应该并且能成为苏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3、获得商业信用期限。商业信用获得期限在时间分布上较均匀。仅获得半个月以内信用的是绝少数企业(占比为6%),能使用对方信用达一年以上的企业也有17%左右,其余企业所获时间均匀分布在半个月至一个月,一个月至三个月,三个月至半年,半年至一年,比例分别为16%、22%、20%和19%。从期限上来看,我们认为商业信用融资可以满足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4、获得商业信用来源。从商业信用获得来源看,个体私营企业是苏州市中小企业主要的信用提供方,占了60%左右,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外资企业提供占比12%。有学者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能够通过商业信用传导给外部融资受到约束的民营企业(张杰、刘元春、翟福昕、芦哲,2013),这一结论在我们的调研中,未得到验证,我们所调研的样本企业中,只有58家企业的商业信用是来自于国有企业。
  5、商业信用占外部所需资金比。从问卷整理情况看,商业信用为苏州市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商业信用占外部资金比在10%以内的只有23%的企业,28%的企业商业信用在外部资金中的比重达到了26%~50%,有9%的企业比例高达51%~80%,甚至有个别企业严重依赖商业信用。大部分的企业(40%左右)其商业信用占外部资金的比例在10%~25%之间,这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18%的水平接近(Rajan,et al,1995)。
  (二)商业信用提供情况
  1、是否愿意提供商业信用。近60%的被调研企业表示愿意提供商业信用。
  2、商业信用提供期限。商业信用提供期限的时间分布同获得期限的时间分布情况大致类似。总样本中,提供过短(半个月以内)与较长(一年以上)期限的都只占10%。期限均较多的集中在半个月至一个月和一个月至三个月,数字为23%。提供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和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比例均为17%。值得一提的是,与获得期限相比,在相同期限内获得期限比提供期限要长。
  3、商业信用提供对像。从提供对象上来看,样本显示60%以上的商业信用提供给了个体私营企业。
  4、提供商业信用占销售收入比。总样本显示,赊销比例在营收中占比多在10%以内(比例为30%)或10%~25%(比例为33%),多一点的达到了26%~50%,占比为26%。两端极值情况较少。
  5、提供关注点。总样本中,35%的企业表示在提供商业信用时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家信用情况较为关注的企业数比较接近,在26%上下。还有9%的企业在提供商业信用时主要关注同类企业竞争。
  6、是否进行风险控制及商业信用金融创新情况。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时,70%以上的企业表示有进行风险控制,这说明苏州市企业风险意识较强。但是,在利用商业信用进行金融创新方面,有近半数的企业表示未进行过。即使有的也多集中于利用商业信用获得银行抵押贷款(比例为31%)。只有12%的企业进行过商业信用回购,8%的企业有过商业信用资产证券化的经历。
  二、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信用融资总量较多。从样本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占外部所需资金比来看,苏州市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总量较多。大部分行业,40%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在外部所需资金中占比在10%~25%之间,而建筑业、运输仓储、通讯传媒、信息服务这四个行业商业信用占比又要高些,40%以上的企业比例集中在26%~50%。
  (二)商业信用融资对销售收入贡献较大。所调研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赊销行为,大部分行业,30%以上企业赊销比例在25%以上。建筑业、运输仓储、通讯传媒、租赁服务这四个行业的赊销比例相对较低,40%以上集中在10%以内。而信息服务业赊销比例比较高,75%的企业赊销比例在26%以上。
  (三)商业信用净融资量不高。虽然商业信用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销售,但是从净融资量来看,短期内(三个月以内),企业商业信用提供期限占比要多于获得期限占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所调研的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强,而短期偿债能力却低于一般水平。
  (四)商业信用融资在行业中差距较大。不同行业商业信用获得和提供情况各异。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是:(1)零售批发行业不管是在获得上还是提供上,商业信用占比相对较少的资金,多集中在25%以下;(2)建筑业商业信用获得和提供的期限相对较长,24%的企业授信期在一年以上,赊销比例也比较少,多集中在10%以下;(3)信息服务业赊销比例比较高,在26%以上。
  三、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问题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关于商业信用服务的品种较少、积极性不高。一直以来,苏州从政府层面,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并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同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转型,从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角度,开发创新特色信贷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苏州市商业银行针对企业商业信用方面的金融产品除了传统的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贴现、保理、国内信用证、订单贷、票据池等业务外,每家商业银行还针对中小企业和行业特点,推出了不同的金融产品。但是,调研发现传统的四大商业银行关于商业信用方面的产品创新较少,像中信、民生这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苏州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比较丰富。即使是这样,相对美国和日本来看,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仍比较单一,使商业信用提供者不能便捷地盘活应收款项,严重影响了商业信用提供量,进而也会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总量。
  实际上,从各类商业银行推出的关于商业信用金融产品的数量上,足以说明商业银行对此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工农中建是传统的四大商业银行,其业务足够广,无需依靠商业信用这块业务。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从实力上无法和上述银行相比,因此只能另辟蹊径,拓宽发展各类业务。即使这样,银行出于对风险的防范,对客户的评估、条件的审核要求较严格,这就使一部分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申请时,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经济指标难以达到商业银行所规定的条件,因此无法获得资金融通。
  (二)票据市场发展不均衡。在社会经济发达的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各占相当的比例。由于我国商业承兑汇票具有风险高、投资回报率低等特点,加上商业银行对其提供较少的服务品种,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商业承兑票据市场不均衡发展,直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与社会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即我国的票据市场至今仍扮演着商品流通服务的角色,票据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导致我国的票据市场融资功能的严重缺失,最终导致不发达的商业信用融资市场。
  (三)苏州商业信用环境有待提高。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灵魂,城市的商业信用环境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2013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百强榜排名显示,苏州商业信用环境综合排名位列250个地级城市第18位,而五项一级指标排名则有见优劣。排名成绩最好的是征信市场发达程度,排名20位;政府信用监管职能发挥,排名29位;其他三项排名都在50名之后:人均信用投放水平,排名45位;诚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排名60位;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排名76位。从CEI指标体系构成上看,苏州在信用投放、诚信教育以及企业信用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苏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意识不高,整条供应链上资金缺乏。缺失的社会诚信氛围,使得在缺乏外部硬性约束的情况下,少部分企业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当企业存在偿债压力时会拖欠货款,从而使得商业信用授予者遭受损失,长此以往,阻碍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商业交易中,在长期合作的前提下,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运用商业信用进行流动资金的筹集,减少企业自身营运资金的投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苏州市供应链融资未能很好发展的原因,除了企业的失信以外,在目前整条供应链资金都匮乏的情况下,即使基于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也无法满足资金的需要。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商学院;2.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柳絮.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22.
[2]苏存,马力.商业信用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1.2.60.
[3]邬树波.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9.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080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