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19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5/7/31

作者

□文/丁伟玲1 王兆田1 孙立军2

浏览次数

419 次

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思考
  [提要] 在企校合作与冲突共存的背景下,探索企业文化教育与学校专业教育的契合点,阐述在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训能力拓展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指出企业文化教育是校企合作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教育;职业能力;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5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潍坊五洲浩特电气有限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高校开展对接,随着企校合作的深入,不可避免地会有冲突,尤其在文化层面。企业文化管理强调人的作用,重视开发人的精神素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企业文化教育可以在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下,通过企业环境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养成,使其能够迅速融入职场,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企业文化教育与学校专业教育的契合点
  企业文化事关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但凡有所成就的企业,都在创业、发展、传承、变革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总结的“忠诚你的事业”、“与同仁建立合伙关系”、“逆流而上,放弃传统观念”等十大法则被视为Wal-Mart企业文化的精髓;微软所推崇的“正直诚实”、“对客户、合作伙伴和新技术充满激情”、“直率地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并且助人为乐”等企业文化助其长盛不衰;谷歌在其核心精神“以人为本,崇尚自由,鼓励创新”推动下不断创造奇迹,始终引领互联网时代思想的最前沿;娃哈哈在艰苦的创业历程中形成了“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的经营哲学、“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工作作风和“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团队意识,缔造了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潍坊五洲浩特电气有限公司“追求卓越,服务真诚”的宗旨,“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理念,“力争向上,至善至美”的精神,助其成功入围国家和山东电网合格供应商名录,“浩特”牌电能表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主营产品已覆盖全国各地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要商业及住宅小区……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做大做强,掌握了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助推社会不断进步。
  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越来越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心态与坚定的职业信仰修于内,扎实的职业技能、出众的专业本领、强烈的文化认同修于外,内外兼修,融合渗透,能够有效实现企业文化教育与学校专业培养良好对接。作为企业方应注重品牌建设,在内涵深刻、文化先进、市场主流方面做足文章。在企校合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企业家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永不止步的创新理念、敢为人先的冒险魄力和寻求优势的超前思维;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使学生尽快熟悉企业文化,认清角色职责,融入团队接受挑战;启发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由文化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和建设者。
  二、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一)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充分展现企业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习方法、团队合作、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问题解决、创新创业等,要联合合作院校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知识与能力整合,丰富企业文化教育内涵,凸现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应尽可能渗透企业物质文化(企业面貌、生产设备、产品介绍等)、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组织机构、纪律条例、经营管理制度等)和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等教育内容,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拼图。可以通过板报、宣传橱窗及学校网络等各种媒质宣传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自然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除了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十分看重由内而外迸发的职业素质。调查发现,影响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因素中,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不适应仅占很少部分,而事业心、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协调沟通能力等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这些也正是很多学生所欠缺的。作为企业方,我们建议企业文化不断融入专业教学,迁移到学习专业理论和练就专业技能中,理顺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间关系,促进职业能力养成。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需要及时吸纳更新企业一线新的工艺、技术、标准和设备,将管理理念、价值取向等企业文化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道授业和操作技能培养,还要引入行业规范和企业营运模式,帮助学生熟悉、理解和认同真实岗位规程和企业文化。
  (三)在实训能力拓展中真正体验企业文化。实训课程的设置依托合作企业,创设学习过程嵌入工作过程职业情境,建立综合企业文化和专业特色的实践拓展氛围,实现课堂与工场的紧密衔接。教学开展严格参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考核,融入真实职业环境和岗位角色进行真实操作训练。企业认领教室是一条便捷实用的好路子,联系认领合作院校教室,自主进行室内企业文化展示等在内的装修布置,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置身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也起到了企业宣传的目的。还可探索合办“校中厂”的模式,将部分业务交付学校作为校内实训内容,让学生进行真实业务训练,提前接触企业工作内容,体验优秀企业文化,提升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也为企业创造利润。
  三、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将校企文化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
  作为融入职业能力的最佳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职业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势所在和最大特色。与合作院校联合举办各类社团活动,安排企业骨干赴学校开展讲座、竞赛,为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提供赞助或冠名,搭建互动平台,渗透企业元素,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企校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创富教育,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交流,分享学习、成长、就业、创业经历,为在校生答疑解惑,推进企校间包括文化融合在内的全面合作。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企业文化教育蓄力护航
  作为企业文化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开路先锋,广大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以继承发展的观念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与世界先进的管理思想相结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将传统的经营模式与先进的经营理念相结合,以敢为人先的胆魄将传统经营领域与新兴市场有机对接,学习借鉴,开拓创新。
  企业应为教师素养提升创造条件,使其吸收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了解现代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积极接纳专业教师来企业挂职锻炼,帮助教师了解工艺流转、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等情况,提高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建议合作院校通过交流机制实现企业资源在全体教师间共享,更好地将企业文化和生产实际带到课堂,按企业所需培养出职业能力完备的合格人才,同时可以结合入企经历与当地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合作进行SYB(创办你的企业)大学生创业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五、结语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创设真实企业职场氛围,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于强化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企业文化教育非一日之功,需要更多企业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各高校的不懈坚持。
  (作者单位:1.潍坊五洲浩特电气有限公司;2.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成海泉.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的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5.
[2]公双雷.基于“校中厂”平台探索高职校企文化的渗透与融合[J].成人教育,2014.3.
[3]杨丽敏,王鹏.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
[4]林英志,王庭俊.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的探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656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