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19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5/7/31

作者

□文/张晓梅 杜 敏 倪新萍

浏览次数

521 次

金融教育对提高消费者金融决策有效性研究
  [提要] 近年来,消费者金融教育在美国十分盛行,并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对消费者金融教育的研究重点是观察消费者金融课程是否可以增加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提高消费者的理财效率。通过对蚌埠市及其周围城市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对居民的人口特征、财富特征、投资经验、经济金融环境、家庭投资理财行为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经验,针对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教育,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教育;消费者;金融决策
  基金项目:省级创新训练项目(编号:AH201410378323),指导老师:张长全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8日
  一、对金融教育及消费者金融决策的理解
  美国经济学家戈比那斯将金融教育定义为一种过程。消费者通过学习,可加深对金融工具,金融观念以及金融风险的认识,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等行为,增强了消费者的投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投资能力,更能识别金融风险和投资机会。从而做出体现金融素养的金融决策。目前,对于消费者金融决策的界定比较模糊,定义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这里我们广泛地理解为金融决策是与消费相关的金融活动。
  二、以具体实例说明金融教育的有效性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暂,近20年逐渐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的高薪职位使得金融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居民文化素养参差不齐,金融教育的传播方式匮乏,使得除了接受大学金融教育以外,很多人没有办法得到正规完整的金融教育。目前,我国居民主要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自我寻找来获得金融知识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鲁伊等人的研究发现,接受教育对个人及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度及决策的有效性带来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但是,也有学者质疑,过分强调对消费者的金融教育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消费产品十分丰富,许多消费者没有足够能力和时间来挑选和识别各个金融工具。而政府对消费者的保护更为重要,不能简单地认为消费者金融教育可以帮助投资者解决一切问题。研究的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实,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对蚌埠市以及其周围城市的居民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并对居民的人口特征、财富特征、投资经验、家庭投资理财行为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在我们的调查受访者中,企业管理人员占比26.91%,技术人员占比57.87%,公务员占比15.22%;男性比重为59.72%,女性比重为40.28%;最小的年龄为26岁,最高的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43.76岁。参与股市的家庭平均占比41.62%,债券市场19.98%,基金市场37.68%,外汇市场3.21%。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平均比重为19.01%,自有住房率为91.10%。同时,我们把受访者家庭按是否有家庭成员接受过金融教育分成两组。并对他们的收入水平、工薪占总收入的比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由表1可知,蚌埠及其周围城市受金融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受过金融教育的家庭平均收入高于未受过金融教育的,受过金融教育的家庭更倾向于运用金融知识把部分资产投资于金融市场以获得工薪工资以外的收益。可见,虽说金融教育程度较低,但并不影响金融教育带来的金融福利。因此,金融教育能够提高消费者金融决策的有效性。
  三、发达国家对于金融教育的普及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健全、金融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了解金融市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资产结构日趋多样化。世界各国日渐认识到金融教育对活跃金融市场、提高消费者和投资者金融福利的重要影响。同时,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过程中拥有许多不太为人所知的权利,如受教育权,是指消费者有权接受关于金融产品的种类、特征等有关知识的教育的权利。监督权,它是指消费者有权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进行监督和有关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督。金融教育能够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做出更好的金融决策。美联储认为,对金融消费者最佳的保护是金融教育,因此金融教育的普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司空见惯。表2列出了几个国家比较成功的做法及带来的良好效应。(表2)
  四、西方国家普及金融教育带给的启示
  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发展较早,他们在金融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批判地研究学习他们的经验,对于我国的金融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致力于从青少年开始金融教育,2003年由美国布什总统颁布的《公平交易与信用核准法案》中第五项“金融扫盲与教育促成条例”中宣布成立金融扫盲教育委员会。由美国财政教育部、财政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券交易委员会等20多个机构组成的金融教育委员会通过建立公众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金融教育。英国也为金融教育做了很多努力,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2003年英国金融服务局成立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并成立相关小组。为鼓励在金融知识普及方法创新方面做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设立数十万英镑的“创新基金”。我国要结合国情,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教育普及道路。
  五、对我国金融教育普及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面布局规划我国的消费者金融教育。做好总体规划对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很有帮助。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通过对地区的调研,分类别、分层次地了解居民金融教育状况。在“三会”配合下,制定全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规划。我们要划定教育禁区,明确金融教育宣传者各方的职责,细化教育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主要渠道;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和评价制度。
  (二)研究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消费者保护法和教育法,或者将“金融消费者”概念引入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从而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消费保护和法律依据。同时,应借鉴吸收国际市场上不断涌现的金融消费者相关法律,建立合格的金融消费制度。
  (三)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和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发挥媒体的力量。例如,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展金融教育;通过开展现场咨询、主题宣讲和有奖问答等行动来吸引消费者。
  (四)建立健全全国性以及地方性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站。虽然银监会、保险业协会等建立了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站,但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站较少,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体系。我们应该联合相关部门,整合网络有关金融教育资源,建立对全国具有影响力,具有完整体系的金融投资者与消费者教育网站。建议可以在网站上添加投诉窗口用于信访投诉活动,形成一个维持金融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平台。同时,可以利用收集的金融教育需求数据建立样本库平台,分析金融风险,介绍金融知识,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进行合理的金融决策。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伟,张小宁,黄鸿星.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问题与监管优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3.8.
[2]李涛,李斌开.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和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4.3.
[3]陈强,叶阿忠.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J].经济学季刊,2009.11.
[4]谭松涛,陈玉宇.投资经验能够改善股民的收益状况吗——基于股民交易记录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2.5.
[5]彭芸.公共金融教育与中央银行沟通探究[J].中州学刊,2009.5.
[6]孙阿妞.浅述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金融经济,2011.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925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