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无论是消费品市场还是生产要素市场,市场价格都能够反映出货物或服务真实价格,即有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价格。并且在生产要素市场中,市场价格还可以反映出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进而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也就能够反映该国或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生产目的就为了获得正常利润,而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是否能获得正常利润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最小的成本来生产既定的产量或价值。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一个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接受的正常利润,我们就称该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产,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给定的生产要素价格选定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从而企业也就选择了自己的生产技术。由此看来,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就取决于企业是否选择了与整个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适合的生产技术。同样,对于某一产业或整个经济也是一样,即一个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
在发展中国家,往往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的行为和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通常具有较大的影响。欠发达国家为了早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家的富强通常会采取的“赶超”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这种战略通常要求利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采用资本相对密集型技术。但是,欠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特征往往是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资本比较稀缺。因此,采用这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一大批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但为了保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实行“赶超”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必须从各方面来保护和扶持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战略性企业,使之在国家的政策干预下具有“自生能力”。
在市场中,企业通过生产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同时获得销售收入。利润就是企业在销售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各种费用和税金后的剩余,如下式所示:
R=P1Q-P2Q-M-T
其中,R表示企业获得的利润;P1表示生产的货物或服务得销售价格;Q表示产品的销售量;P2表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平均价格;M表示企业再生产中发生的各种费用;T表示企业缴纳的净税金即应缴税金减企业所得生产补贴。而在这些扣除中,生产要素投入成本P2占有的比重最大,从而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通过正常经营管理是否能够获得正常利润。
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正常的利润,通常是选择市场价格较低的投入要素,使生产成本达到最低,也就是选择P2最低的投入组合;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技术适合资源禀赋特征,并使其具有自生能力。对于战略性企业由于选择的生产技术与资源禀赋结构不适合,使其生产的投入要素的平均价格P2较高,从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这些企业往往不具有获得正常利润的能力,也就是不具有自生能力,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但由于这些企业的存在对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往往会通过经济政策和行政干预的手段,使得这些企业在政府的干预下具有“自生能力”。
在市场中,P1和P2通常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由于这些战略性企业选择了与资源禀赋不适应的生产技术,使得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P2较高,在P1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生产不能获得利润。但国家为了使得这些企业获得正常利润并持续地生存下去,通常利用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来压低P2。例如,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常见的作法就是对农副产品价格的人为压低,来保证工业的资本快速积累。同样国家也会利用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来提高P1,通常做法就是政府利用行政审批制度来控制进入市场企业数量,保证战略性企业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从而使这些企业在国家干预的条件下具有了“自生能力”。当然,国家也会通过减免这些企业得税金或提供补贴等方式来保证他们能够持续的生存下去,但这种方式相对于上述两种方式起到的作用比较小。国家为了这些战略企业的持续生存,并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所采取的这些干预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场的价格机制受到了扭曲,“市场”价格不能够正确反映供求关系和一国的资源禀赋结构,使得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
由此看来,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价格机制被扭曲并不仅仅是由于市场化水平低下,而更是由于政府采用了与本国或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不相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最终造成了市场价格机制的扭曲。因此,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制定与本国或本地区资源禀赋结构相适合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使得经济个体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具有自生能力,从而避免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有助于提高市场化水平,使市场价格真正能够反映市场的供求,反映出各种生产资源的丰裕程度,并最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文/田瑞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