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22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5/9/29

作者

□文/王 庆

浏览次数

464 次

对西藏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考
  [提要] 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农业物联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西藏是绿色食品自然集散地,但缺乏监管手段也会成为不安全食品的集中地,因此质量追溯体系在西藏意义重大。同时,西藏有其他省份不同的特殊情况,在构建西藏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过程中,又面临特殊的困难。
  关键词:物联网;质量追溯体系;绿色食品;西藏
  基金项目:西藏民族学院青年项目:“物联网促进西藏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1myQ1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2日
  一、质量追溯体系与物联网
  我国人口众多,虽然耕地面积在全球排名位列第3位,但是人均耕地面积排名在126位之后。我国对食品的需求巨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在现在以及未来任何时刻,绿色食品产业都是一个朝阳产业。欧美国家和国内发达省份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巨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培育也不遗余力。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原生态,食品以“绿色”著称,而“高寒缺氧”的特殊恶劣生存环境,又造就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产生了许多全球闻名遐迩的绿色食品。比如,青稞、牦牛、藏香猪、藏香鸡和饮用水,“5100冰川矿泉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在矿泉水产业中属于高端品牌。产地是一个品牌、软实力,它的声誉对各行各业都有附加值的提升。“西藏产”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绿色食品的代表,不仅能促进农牧业的发展,更是对西藏其他行业的直接支持。
  物联网被看作是全球信息产业中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性浪潮,有望在十年内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的概念是在2005年11月17日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的: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联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各种传感和传输手段,将事物的信息进行自动、实时、大范围、全天候标记、采集、传输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信息运营平台,构建应用体系,从而增强社会生产生活中信息互通性和决策智能化的综合性网络系统。”
  物联网在移动电子商务、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特别是智能家居,已是各家电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小米、格力等巨头都在暗自较力和布局。物联网与农业的结合,更能彻底改造我国农业落后的生产模式,打造我国的信息化农业、精细化农业。“农业物联网是运用物联网及其配套相关技术实现对整个农业和农业产业链生产、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监控、优化和扩展”。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技术,可以对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进行实施监控,比如,可以提供产品产地、运输、仓储、加工、装卸、配送和销售等方面的实时、全面与详实的电子化信息。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灵魂就是要建设信息化农业,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作用。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可追溯是物联网的一个基本应用功能。
  二、构建西藏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意义
  针对西藏而言,构建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还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响应党中央号召,实施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西藏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也是响应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的通知精神。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方面,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可使西藏迈出真实的一步,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具体表现。
  (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农牧产品附加值。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可以从生产源头、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管,可追溯性更是对不法分子的威慑,这使不安全食品失去市场,确保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业企业的品牌价值。绿色食品受到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引发消费需求,也提升了农牧产品的附加值。
  (三)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产地品牌价值。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到终端用户全过程中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储的质量保障系统,当出现农产品质量问题时,可通过产品的身份标识快速有效地查询到出问题的环节,必要时进行产品召回,实施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使消费者购买到真正的绿色食品,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农牧业和旅游业都是西藏的支柱产业,两者相辅相成。西藏的农牧产品主要有两类消费群体:一类是西藏当地居民;一类是游客。因为,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农牧产品的产量不高,绝大部分在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之后,其余部分通过游客以特产的方式带离西藏。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维护了西藏地区的口碑,提升了西藏的产地品牌价值,彰显了西藏的特质。
  (四)壮大区内农业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和建设上,要靠企业发挥重大作用。绿色食品从农田生产到老百姓餐桌的过程中,要实现标准化流程操作。质量追溯体系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构建也是造就西藏农业龙头企业、树立优质品牌、优化西藏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地区甚至电力供应困难,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面临其他省份没有的难题。此种情况,对西藏而言,是困难也是机遇。以优化、增强农牧业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更是有的放矢,不会出现重复建设的困局。信息产业和农业的结合,不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更适合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信息产业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农牧业发展的要求,更会产生新的社会需求,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对西藏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避免区内农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西藏的稳定发展在我国发展战略当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会不会造成西藏当地农牧产品价格的上涨?如果上涨过多,势必会影响西藏居民的消费水平。这种案例在之前已有证明,提高了产品质量的标准,引起价格上涨造成当地百姓有怨言。物联网技术在美国沃尔玛超市有应用的成功案例,提高了沃尔玛超市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但是,此案例并不证明物联网技术在任何时刻都可以降低成本,沃尔玛是利用他的强势渠道力量,要求其供货商在商品包装上都加制电子标签,而引发的成本是由供货商来承担。西藏构建农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短期内增加的成本是由谁来承担,将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在全国其他省市是一个关系民生并且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比,西藏则不是很严重。道德约束在西藏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道德约束与质量追溯体系相对比,道德约束的成本更低,甚至为零。如果质量追溯体系的建成造成当地居民消费的农牧产品价格上涨,老百姓有怨言则是顺理成章。因此,要避免西藏当地消费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二)应以企业为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主体。西藏农牧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且农牧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在农业物联网的建设方面,很难充当主体。同时,西藏地广人稀,农牧产品需求量自然也低。即使克服西藏生态环境恶劣,产量低的困难,产业化、规模化之后带来的量产在西藏市场也很难消化。把产品推向国内其他省市和国际市场,单凭农牧民本身是很难做到的。加之,农业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前期的资本投入,也是农牧民很难承担的。因此,西藏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注定要以企业为主要力量。
  (三)应以全面农业物联网建设为目标,淡化质量可追溯功能。绿色食品的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原因主要是满足了高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且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是绿色食品的成本高于其他食品。可见,安全追溯功能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还是形成品牌的一个关键途径。但是,以此形成高价让消费者 “买单”,则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不足以驱动农业物联网的全面发展。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应在效益上体现优势,需在预防农作物灾情和牲畜疾病等方面能体现价值,在运输、仓储、加工、装卸、配送等环节上能降低成本。不是一个带RFID标签的产品,消费者就必须花高价,不应该使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一种销售“噱头”。信息化农业的精髓是在各方面能降低成本,避免损耗,提高效益。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建宙.从互联网到“物联网”[N].人民日报,2009.8.24.
[2]李德仁.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武汉大学学报,2010.2.
[3]李虹.物联网生产力的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800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