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67期/对策研究/正文

发布时间

2005/2/17

作者

文/王 力

浏览次数

2358 次

用土地供求原理分析我国土地严重减少问题
 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减产,土地中出现荒芜田。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滥用土地使土地面积急骤减少。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农民直接补贴等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土地,我们是否想过怎么样才能从制度上防止出现荒芜田与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现象呢,我做了具体分析,希望对保护土地有所帮助。
  一、农民种粮出现荒芜田的原因分析








  Q代表土地量
  C代表农民经营每亩土地的平均成本(或平均每亩上交总费用)
  AS代表土地供给线
  AD代表农民土地需求线
  经济学中供求原理具体分析如下:农民每亩上交的总费用相当于经营国家土地的价格或(成本),如果农民每亩只向国家交粮食和农业税为oe.则农民愿经营oh土地,可供土地量为oa,显然土地不够用,实际上农民还得承担额外的各种费用eb,则农民平均每亩共承担ob总费用,土地刚好被农民用完,农民按土地承担额外费用eb如特产税,屠宰税,民兵巡联费,计划生育费,五保户,现役军人费,教育附加费,村干部工资,城乡道路费,村集体义务工等额外费用是比较大的,结果使农民的每亩承担的总费用大大超过了ob,假如达到了od,则农民只经营oc土地,则ac土地便成了荒芜土地,使社会总福利损失了qik。如果保持农民每承担的总费用不减少,又不想出现荒芜土地,则必须通过农业科技提高平均每亩土地的总产出使AD右移到AD1,但农业科技进步缓慢,一时无法提高每亩总产出。实际上农民向国家交的农业税与粮食的费用oe是比较低的。出现荒芜土地原因是农民承担每亩额外的费用ed太多。荒芜土地便为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欲望增加,由此看出防止出现荒芜土地最佳办法是只准国家和集体最多收农民平均每亩ob的总费用,除此之外任何组个人不准再向农民收任何费,国家留一部分作为乡镇村提留,统筹等。
  二、我国地方政府对土地管理不严,土地占用严重的分析
  我国的土地经营是国家所有,地方政府实际控制,农民使用的方式,这必然产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各级地方政府又层层代理使土地所有权越来越模糊,使我国的土地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土地目标不一致,且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层层代理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目标与中央政府的土地目标背离越来越大。委托人中央政府希望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发展,代理人各级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则是追求本届政府任期内经济总量GDP,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形象工程,来取得自己在任期内的显赫政绩。那么从地方本届政府效用最大的观点出发,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者最理想的,最快的做法是,若要快速增长GDP,则利用有对地方土地管理机关人员任免权和对下层行政机关施加影响的方法低价强制性地征地低价批租给大企业扩张经营,江苏铁本公司案件便是例子,铁本公司的一位高层领导向媒体透露“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戴国芳根本没有能力实施长江边的工程”,要想财政高增长,最快的方法是以低价半强制地买土地然后以高价零售给小企业,小企业家总是对有限资源土地感兴趣的,因为以后至少可以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人民日报》报道近三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9100多亿元,而1998-2003年我国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共发行了国债9300亿元,一些市县区的土地出让金已达到财政收入的一半,有的作为预算外收入已超过了同期同级的财政收入,要形象工程,则用卖地的钱来建大广场,世纪大道等形象工程,在只有三十多万人口的江西吉安市中有136米宽主干道,半强迫拆民房占土地搞形象工程,像这样的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履行中央政府给它的土地代理职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土地目标明显地存在着差异。
  理论上地方政府敢于背离中央政府对土地的管理目标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经济学中风险与收益是同向变化的,高风险,高收益,实际上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收益是很高的,但风险不高,成本不高,因为中央政府没那么大的精力去长期严格监督地方政府使用土地,即使中央政府查出来了,地方政府往往一级一级政府推脱分解责任,使对滥用土地惩罚显得那样无力。此外地方政府对同级的土地管理人员有任免权和管理权,这样同级土地管理机关对同级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监督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我国土地管理过程中土地严重减少的根本原因。
  对于土地委托代理关系中最有效果的管理方法是短期内中央加大查处力度,出现问题严肃处理,绝不轻视。今年查处了不少问题即时处理。农业便出现了转机,但这种查出办法长期成本太太不适用,因为我们要在全国成立土地调查处理小组,进行全国调查处理滥占用土地问题。长期做法是,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目标一致,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政绩,则中央政府把地方政府是否合理利用土地列入政绩考核并占合适的比例,我们现在设有考核官员的机构和人员,只需要把地方政府使用和保护土地的情况纳入对官员的考察范围并占适当比例即可,这样没有增加对土地管理成本但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大大加强了,以前我们对官员的考察只注重经济总量,招商引资方面,结果出了地方政府滥用耕地来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吸引外资等。
  三、控制我国土地急骤减少的措施
  1、让每个农民家庭有一份我国2002年制定的土地承包法。力争让每位农民了解或认识该法规,减少在具体操作上的地方政府,镇村违法占地伤害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可能性。
  2、放开粮食市场。国有粮食企业走向市场,建立粮食现(期)货市场,适当对一部分粮农直接补贴来保持粮农的种粮积极性。
  3、认真执行落实中央的税费改革。对农民的总费用征收平均每亩最多ob,同时减少我国基层行政机构人员编制。严格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政策明确规定农民每年每亩土地交多少粮和多少农业税,除此之外谁也不准向农民要任何费用,农业税中按一定的比例留作村,镇提留,统筹等,这样农民有了自己的明确的义务,便不会因为负担过重失去种粮的积极性,不会出现荒芜田。以前出现农民负担过重不能减下来的原因是基层政府机构庞大,机构运行成本过高,基层政府不得不变相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维持机构运转,基层政府机构人员减少了,农民的各种负担自然不会反弹加重。
  4、加大对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监管。把各级的土地管理机关与同级当地政府剥离出来,不受同级地方政府任命,管理,影响,直接受上一级土地管理机关领导,使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和工作人员能认真独立地在系统内开展监管土地工作。
  5、把地方政府保护使用土地的情况纳入对官员的考核范围。这样,便使中央和地方对土地目标一致,地方政府才会认真地执行中央的各项土地政策,有力地保护了土地。(□文/王 力)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98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