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526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15/12/1

作者

□文/刘隽宇

浏览次数

591 次

亚太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
  [提要] “多哈回合”谈判长期陷入僵局让各国对于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信心不足。近年来,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为了进一步扩大自由贸易的红利,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从而上升为一种重要的贸易、经济甚至外交战略目标,FTAAP可以将目前亚太地区“面条碗”式的自由贸易协定纳入一个体系,最终寻求建立一个规则上协调的机制。这并不是一条易行之路,却是值得努力的长远目标。在区域经济整合的浪潮下,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参与APEC的观点讨论,进一步促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战略影响力将带来提升效果。
  关键词: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TPP;RCEP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2日
  一、亚太自贸区动议被重新激活
  (一)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与难产。早在APEC成立之初,特别是《茂物宣言》 (1994年)提出亚太地区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以来,亚太自由贸易区就开始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2004年11月,在APEC第12次峰会召开之前,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根据加拿大代表的提议,提交了一份报告,题目为《亚太自由贸易区方案的初步评估:为ABAC准备的一份文件》,建议从2007年开始,建立由APEC现有21个成员组成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2005年11月,在釜山举行第13次APEC峰会之前,ABAC虽然继续提议,FTAAP仍然没有得到各成员一致的认同,会议发表的《釜山宣言》,也只是在肯定APEC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呼吁继续在本地区推动建立高质量的透明的趋于一致的区域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协定。
  2007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APEC峰会上,第一次就亚太自由贸易区表示了明确的态度,同意为实现加强区域一体化的目标,通过一系列务实渐进的步骤,研究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和选项。
  (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新进展。2010年6月5日,APEC第16届贸易部长会议在日本札幌举行,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快亚太经济一体化步伐,继续探索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行路径。
  2014年,作为APEC会议的主办方,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进程达成共识,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自贸区正式启动。
  二、中国为什么重提亚太自贸区
  (一)建立FTAAP有利于恢复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雄心与动力。FTAAP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APEC原有的、建立在“协调的单边主义”和“自愿自主”基础上的、松散、灵活与非约束性的合作机制,通过更具约束力和机制化的合作方式,从而推动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重振各成员对APEC的信心。
  (二)建立FTAAP有助于弥合RCEP与TPP巨型FTAs的竞争。当前,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上形成了以RCEP为载体的“东亚轨道”和以TPP为载体的“亚太轨道”之间的竞争与博弈。RCEP主要聚焦于以贸易规模为主的传统贸易关系,以及以市场准入为核心的传统贸易政策与规则。TPP强调致力于构建一个以价值链贸易关系为基础、以“第二代”贸易政策措施为主体的新型贸易协定。更为重要的是,由于RCEP包括中国但不包括美国,而TPP包括美国但不包括中国,许多其他亚太经济体处在“两难”境地,FTAAP可为弥合分裂提供折中道路。
  (三)建立FTAAP有利于中国把握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权。中国倡议构建FTAAP并使其进入分析研究与路线图制订的实质阶段,改变了中国单纯依靠RCEP和中日韩FTA的“东亚轨道”方式,为中国在更大地域范围与更高质量上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亚太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应可看好
  首先,区内经济的持续快速成长和接踵而来的区域合作浪潮为亚太自贸区建设不断带来新动力。同时,亚太地区也是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亚洲经济迅速崛起,需要借助自由贸易协议去消除合作障碍,细化产业分工,开拓区域内庞大消费市场,以维持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另一方面由于WTO谈判缺乏明显进展,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进缓慢,迫使区内各经济体掀起一浪高于一浪的区域合作浪潮。
  其次,起催化作用的中国因素。中国不仅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区内经济整合的核心力量。当前APEC的21个成员中,已有17个成员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占到八成以上。而中国正在实施的“一路一带”战略,旨在构建共同发展的新愿景,将辐射亚太多数国家和地区,有不少APEC成员可以直接受惠于这项计划。
  第三,就是亚太自贸区有望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中国而言,亚太自贸区所产生的收益是正在商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的2.7倍。对美国而言,亚太自贸区所产生的收益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的2.5倍。由此可见,不论是对整个亚太经合组织,还是对个别成员而言,亚太自贸区都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蛋糕,这是区域经济合作赖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亚太自贸区走向未来的希望所在。
  四、亚太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困难与问题
  正如上述,APEC是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差异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既包括美、中、日这三个经济总量位列全球三甲的大型经济体,也包括文莱和秘鲁等小型经济体;既有美、日等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也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智利等不发达国家;参与者既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也有更广泛的战略利益诉求。选择什么样的路径不仅关系到亚太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向,也是亚太自由贸易区谈判能否达成共识并成功运作的关键一环。
  FTAAP可以将目前亚太地区“面条碗”式的自由贸易协定纳入一个体系,最终寻求建立一个规则上协调的机制。这并不是一条易行之路,却是值得努力的长远目标。在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TPP的出现,APEC作用的重新聚焦,RCEP的顺利运作,使特点各异的自由贸易网络多元并行。不过,区域合作乃大势所趋,攸关各方切身利益,相信也会有协商和妥协,因而有机会达成重要共识,不断提升亚太自贸区的功能和水平。在区域经济整合的浪潮下,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参与APEC的观点讨论,进一步促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战略影响力将带来提升效果。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主要参考文献:
[1]C.Fred Bergsten,Marcus Noland and Jeffrey J.Schott.The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A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Multilateralizing Asian Regionalism[J].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2011.12.
[2]Ranald,Patricia.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contradictions in Australia and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J].The Economic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2011.
[3]刘阿明.亚太自由贸易区构建路径的比较分析——兼论中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2.
[4]刘昌黎.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提出、新动向与前景[J].国际贸易,2010.9.
[5]王春新.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J].金融博览,2015.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3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