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决定了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并为之服务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常言道:观念决定思路,会计管理范式是否创新,如何创新,取决于于人们对会计性质的理解与把握,有什么样的会计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会计管理范式,会计理念的创新决定了会计方法体系等方面的创新,而会计理念的创新又是对会计本质认识的扬弃。所以,财务会计工作的“转型”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会计工作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从财会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看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出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经济关系的复杂化、筹资渠道的市场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等等,必然对企业财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从财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看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的必要性。财会工作是随着人们对生产管理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生产越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越高,市场经济越完善,财会工作也就越重要。改革二十年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必然成为企业工作的中心。企业管理的重点也必然从实物指标为主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来,企业由此对反映经济效益的成本、资金、偿债能力、盈利水平等的核算和管理就更加重视,与其相适应的财会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了,地位更加重要了,这在客观上要求财会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使之更加完善、更有效率。
(三)从目前企业财会工作的现状看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以“核算型”为主的财会工作体制严重滞后于企业改革,也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是造成当前财会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表现在:一是财会工作的重点还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为行政服务的多,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考虑的少。二是财会工作的中心地位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财会工作还停留在以核算为主的原始功能上,重核算、轻管理,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削弱的反常现象,尤其是在我们施工生产的项目,财务人员的生财职能相对削弱。三是财会人员管理意识较差。由于财会人员受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影响,困于国家财政法规制度的呆板执行,企业内部的一些财务管理制度又与实际脱离,造成了财会工作面临的压力和矛盾增加,财会管理难以深入的局面。四是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可由于有些财会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务要领,这些手段不能充分运用,严重影响着财务职能的发挥。五是现代新技术的运用与滞后的业务技能之间的差异。如今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都与会计人员算盘加数字的传统业务技能不相适应。
(四)从会计制度执法角度看财会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旧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一是条线管理之弱化。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规定办法不能说少,但对执行效果监察不够。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二是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三是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四是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二、财会工作创新的基本内容
要深化财务改革,无论是企业财会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是工作的内容和手段都要有所创新,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会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有创新。企业财会工作指导思想的转轨,是实现企业财会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是树立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法制观念。前面在改革的基本要求里提到的两个“树立”,也是体现我们观念创新的基本内容;三是牢牢树立市场观念。企业效益的提高是建立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来实现的,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效益可言。因此,财会工作不但要有效益观念,更要有市场观念,财会部门的理财视野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更要着眼于市场这个大局,根据市场信息和要求来开展各项理财活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四是牢牢树立法制观念。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因此,财会工作必须牢固地树立法制观念。财会部门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财税法规、制度,更要熟悉和运用其他经济法规,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确保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健康地运行。
(二)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要有新的转变。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会计人员要实现几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在实际工作中由“学习型”向“实用型”转变;在日常工作中由“繁琐型”到“科学型”转变;在工作效率上由“辛苦型”向“效益型”转变;在工作职能上由“反映型”向“决策型”转变,努力培养成讲政治、懂业务、善理财、会算账、有本事、靠得住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企业做大做强“当家理财”。
(三)企业财会工作的重点要有新的转移。财会工作重点的转移是财会工作转型的核心和基本标志,没有财会工作重点的转移,财会工作指导思想也不可能得到落实。
1、从单纯的核算向全面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转移。多年的实践证明,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企业财会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信息中心和重要综合部门,必须积极全面参与企业的各项决策。一是参与企业的投资决策,从效益角度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二是参与企业的生产决策,分析各产品的边际贡献,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服务;三是参与企业的营销决策,在扩大和提高市场份额和资金回笼率的基础上,制订激励政策措施;四是参与企业的分配决策,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
2、从事后算账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时分析方面转移。事前预测,重点是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搞好市场预测,包括市场信息的收集、筛选、反馈等;同时根据市场预测情况,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事中控制,就是根据财务预算分解下达的目标,对各责任单位的执行情况和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监测、控制;同时开展财务分析,对各责任单位和责任点做出全面的分析,提出增产、节支、降耗的建议和对策,从而更好地发挥财会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
3、从单纯的会计管理向全面的财务管理转移。传统的理财观念,把财会的职能简单地定位在会计核算上,认为只要搞好报表的报送就算完成任务了。这在市场条件下是完全不够的,要利用财会工作渗透力强这个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手段,全面地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把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和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文/李 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