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形成,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能否以富强、文明之邦屹立于世界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而这些因素归根到底又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我们将全面加入世界经济的舞台。竞争依靠的是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来自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没有人口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带来知识的积累。同时没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就不可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由此可见人口素质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治国之本。
一、提高人口素质的现实意义
1、人口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是生产中首要的能动要素,人口素质的高低,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可以肯定的说,谁拥有高素质的劳动者,谁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越来越依靠脑力而非体力来创造新的财富,人口能不能变为庞大的经济资源,并不在于总体数量的大小,而在于其中有多少高素质的头脑,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作用。所以在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已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时代要求和现实呼唤。
2、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一环。没有社会的进步,就没有人的发展;同样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是明确了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无可否认,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正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3、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需要。人口素质提高了,人们会更加重视对下一代综合素质的培养,淡化对人口数量的追求。事实证明越是高素质人口生育率越低,越是低素质人口生育率越高,因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从单纯的数量控制转向数量控制与素质提高并举。这是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建议
1、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地说,人的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的物质财富是否丰富和生产关系是否合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必要的物质基础,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使广大劳动者更加方便和及时地学习掌握先进生产技术,使他们的自主自觉意识更加觉醒,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他们的精神活动、接受教育时间和条件都受到限制,因而必然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为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改善和提高出生人口质量。2001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2.7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人口过多是我国的首要问题,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因此,在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应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完备的调控保障体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做好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加强优生优育,尤其是使广大妇女充分认识到优生优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有必要通过立法来杜绝劣质人口的出生。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教育是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们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我们更要改善他们的办学条件,增强他们的师资队伍。发展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近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仅要进行结构布局调整,而且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规模和效益。同时,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大众化,动员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使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族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用技能。
4、高薪养士,提高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我们对高知采取高薪政策,这一方面能解除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从而使之能集中精力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同时由于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使他们的职业成为人人都羡慕的职业,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吸引大量中青年知识分子,使他们改变惟有经商、出国才能有经济地位的不正确观点,甚至可以把已经外流的人才吸收回来。况且我国高知人数又不多,对于我们国家来讲经济负担不会太大,并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认真贯彻江泽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形成全社会关心道德建设,支持道德建设,参与道德建设的局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学校要从幼儿园到大学抓好德育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把为人民服务贯穿于道德规范中,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多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好事,要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要突出宣传“爱国”这一基本道德规范,把爱国主义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以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才能促使社会全面进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一定要认清历史的趋势,把提高人口素质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文/申玉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