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成本企划是一种源于日本的成本管理思想,是日本式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与作业成本管理一起被称为现代成本管理的两大代表性模式。两大成本管理模式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成本管理思想,成本管理的立足点也大为不同,所应用的成本管理技术方法也有很大区别,但是成本企划与作业成本管理两者并不是完全相排斥的。两者完全可以取长补短,互为利用。利用成本企划优化作业成本管理,就是把成本企划的科学理念与技术方法为作业成本管理所用,提高作业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
一、成本企划基本思想
日本的成本企划的指导思想是“源流管理”和“成本筑入”。日本成本企划特别委员会把成本企划活动定义为:在产品的企划、开发中,根据顾客需求设定相应的质量、价格、信用、交货期等目标,以自上游至下游全部活动为对象的,希冀同时达到这些目标的综合性利润管理活动。本文不准备把成本企划扩展到综合性利润管理活动的范畴讨论,只是把成本企划作为面向现代成本管理的一种思想方法。
根据冯永亮与王平心教授的归纳,企业成本企划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1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目标成本。所谓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市场导向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不仅涉及到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等过程,而且把消费者购入产品后发生的使用成本、维修成本等也包括在内。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要满足顾客在质量、功能及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顾客的使用成本尽可能低,把包括消费者成本在内的WLCC视为必达目标来加以实现。目标成本的设定需要融合价值工程方法、组织管理方法和会计计量方法等来确定,由专门的超团队组织来完成。基本公式:
目标成本=预计市场售价-目标利润
2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挤压。任何一种构思成熟的产品都要在图纸上进行规划。日本将这种成本规划的过程看作是产品生产的一种预演,通过目标成本的对比对预演的成本进行挤压。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成本的反反复复以至无穷,直到达到目标成本。
3产品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分解和压力传递。成本挤压工作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对目标成本的分解,将目标成本的压力细化到班、组,甚至个人和供应商身上。总体上说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是横向分解。这一步将成本压力分解到了各水平的各个责任中心;第二步是将产品层次的成本进行纵向分解。通过纵向分解将成本压力传递给各供应商,为成本的降低争取更大的空间。
4试生产阶段的信息反馈控制。目标成本法的制定以及依据目标成本设计的产品流程和销售策略是否真实有效,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产品的构思、策划和设计阶段结束后的试生产阶段就是对前期工作的一种考核。通过试生产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奖惩措施使成本企划的思想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
5目标成本的优化。技术在不断的革新,市场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的产品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目标成本的设定跟上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脚步。这样,成本企划的整个流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反复循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始终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才能占据优势。
二、成本企划对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
成本企划对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对作业成本上游管理的优化,作业成本管理客观上过于关注对于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对于现代成本管理重心日益向上游转移的趋势无法适应,还没有找到较为科学而合理的管理方法,成本企划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其核心就是立足于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即成本管理上游进行成本管理,正好弥补了作业成本管理在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管理的力不从心,加强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在过程及职能维度上的作用,提高了作业成本管理的效果。成本企划对于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其市场导向。作业成本管理虽然区分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把顾客价值作为一种管理尺度,但是很显然有价值的并不是顾客都能接受的,价格因素或者说产品性价比越来越成为顾客选购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如何把顾客价值贯彻到具体作业,也是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无法明确做到的。市场导向不仅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产品的有关功能,也要考虑顾客的经济承受力以及顾客使用成本等等。成本企划以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价格,设计最受顾客欢迎的产品,制定企业应该达到的产品成本——目标成本,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强化其源流管理思想。源流式成本管理包括对于过程维度上的成本初始形成阶段的控制以及对于成本动因的追溯与分析。一直以来,作业成本管理基于作业成本法,其控制和管理的重点仍然是生产制造过程,即往往关注的重点是对于生产制造阶段成本动因的追溯与分析。但有资料表明:产品成本的60%~80%在产品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产品成本的90%~95%在产品工艺流程阶段就已经确定,产品一旦投入生产,降低成本的潜力就不大。成本企划正是基于过程维度上成本初始形成阶段的先进成本管理思想,与作业成本管理所体现的源流成本管理思想可以有机结合。
3强化其前馈性。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即通常所说的反馈;如果说作业成本管理涉及了前馈性管理的话,还主要通过作业成本预算来实现。成本企业是标准前馈式管理模式,在成本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模拟,循环改进,直至达成目标成本,成本流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过程维度作业成本管理明确了成本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而成本企划是成本规划设计的先进思想与有效实现手段。
4强化其责任性。责任维度作业成本管理通过作业中心即责任中心的设置构建基于作业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事实上,责任维度作业成本管理中责任体系的建立依然无法避开目标成本,只不过这里的目标成本是目标作业成本。成本企划立足于市场制定出目标成本,通过成本模拟、循环改进,实现目标成本设计;而后在成本企划实施阶段,通过横向的分割进行细化,将成本压力传递给各个不同的责任中心,进而将所分得的成本目标进一步的纵向细化,将压力传递给下一级责任部门承担,直到将成本压力部分传递给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责任维度作业成本管理离不开目标成本的设定,更离不开目标成本的逐级分解,成本企划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责任成本管理方法。另外,成本企划的许多技术方法都可以为作业成本管理所用,最具代表性的是价值工程(VE),其思想和方法基于公式“价值=功能/成本”,是通过调整或改变产品功能与成本,以实现产品价值的不断提升。成本企划方法中的目标成本设定方式、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成本筑入技法、成本估算技法等也都可以应用于作业成本管理,成为作业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文/陈 伟 李 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