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都甚为关注的热点。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企业票据融资是工商企业短期融资的主要途径。但在我国,这一经济功能的发挥却严重滞后于实际需要,造成一种事实上的融资新渠道局面。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揭示了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所在,并通过分析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融资功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发展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
在西方金融市场上,票据融资目前是企业最方便的融资办法,主要面对6个月内的融资,其利息甚至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20%,而且无须相应企业的银行评级,无须复杂的手续,比股市融资时间短很多。企业的期票可以由银行承兑或专门的承兑公司承兑,也可以由自已信用担保。在西方发达国家,票据融资不只是被作为金融操作手段广泛应用,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主导理论被学术界认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彼德罗夫在其著作《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明确讲到,美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已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形式,还有第三种,就是票据融资,这在美国已成为普遍接受的主导理论。
在我国,票据市场融资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正在无声无息却又不容忽视的浮出水面,它的发展和完善无疑是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的极佳途径,具体体现在:一是成本低。票据融资的贴现利率远低于一般贷款利率。在目前银行的整个利率体系中,票据变现的利率是最市场化的,其浮动空间非常大,以票据贴现的方式融到发展资金,使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又有效的实现了成本控制。二是效率高。以往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要经过很长的审查、审批时间。而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反应灵敏。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及时到位的资金。而较长的审批时间使企业无法及时迅速得到资金,等资金真正到达企业的手中时,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而票据融资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所需资金。只要票据真实,相关资料齐全,银行都会接受票据贴现。这可以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进而实现良性循环。三是周转快。因为有了票据,企业之间的交易会省去很多因彼此现金难以到位而拉长的时间,也能使交易的效率有所提高。比如通过一种票据为媒介而实现多项交易,以虚拟资金的形式达成彼此的合作,减少资金的重复支付。
二、我国中小企业通过票据市场融资的现状及困难分析
我国的票据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已经具备了先决条件,也为进一步大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应该看到,虽然票据市场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希望,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融资规模的发展。
1、票据交易品种单一,限制了票据市场的发展壮大。尽管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已经起步,但范围有限,这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条件下,是一种扭曲和不完整的市场,必将制约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由于客户需求不一,本来票据市场应提供足够数量的不同期限、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特征的多种信用工具,而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只有交易性票据没有融资性票据,而交易性票据又主要集中于银行承兑汇票。重“银”轻“商”的结果,使商业承兑汇票资金回收率低,风险大,难以被中小企业和贴现银行接受,在票据市场受到冷落。
2、票据管理存在漏洞,人为风险因素大。商业银行在办理票据贴现、再贴现时,信贷部门负责资料合规性审核,营业部门主要负责商业汇票真实性审查即查询。目前查询方式主要有电话、传真、电报等传统方式查询,票据查询手段不先进,查询内容不规范,票据鉴别技术配备滞后。在具体操作上,有的出票行经办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随心所欲现象时有发生,人为造成潜在风险源,看似安全的内部查询成为诈骗犯寻找的有机可乘的漏洞。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对票据市场信息的掌握,影响了其使用商业票据的积极性。票据业务查询方式不统一,成本高且通道不畅,对票据真伪辨别难度较大,加大了票据业务风险。
3、贴现率过低而再贴现利率过高,挫伤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融资的积极性。我国票据贴现市场利率的官定以及贴现率过低,贴现业务收益不能抵补资金成本,效益与预期风险极不对称。这种风险与收益的错位,使商业银行本来对票据市场就持审慎态度,怕担风险不愿积极介入。而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又过高,目前已高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高于转贴现利率,使得商业银行转而通过货币市场拆借和转贴现融入资金,办理再贴现的积极性急剧下降,再贴现数量急剧萎缩。
4、票据融资不便,阻碍了票据的规范流转,加剧了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困难。近几年,随着商业银行一级法人体制的建立和授权授信的加强,商业银行不仅加强了对贷款权限的控制,而且上收了基层行的票据承兑、贴现权,签发承兑汇票要经上级行授权或转授权,把汇票的贴现业务纳入贷款规模管理,致使基层行在办理票据业务过程中,环节多,时间长,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逆反心理,部分企业甚至放弃了与银行合作的机会。在商品交易活动中,出现了现金付款代替银行承兑汇票,企业间票据背书转让代替了票据贴现,以及出现了票据“黑市”交易等一系列行为,成了票据市场的恶性循环。
三、发展票据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思考
1、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市场越大,交易越活跃,价格波动越小,市场也就越有效。因此,要在全国中心城市区域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扩充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网络的功能,建立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及企业法人的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系统。
2、继续扩大市场主体。参与票据市场的金融机构越多,形成的票据市场利率越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越贴近市场的真实价格。要在有关办法和监管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坚持安全规范的原则,放宽准入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更多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企业加入票据市场,增加商业票据的流动性,增加票据市场的广度。成熟的市场有多方面的参与者,是大众化的市场,但市场参与者的类别和数量应循序渐进,逐步扩大。
3、探索建立交易中介机构。目前要进一步扩大在商业银行系统内组建票据专营机构,专门开发与票据相关的金融服务,以其专业性发挥着社会中介职能,提高市场效率,准确识别和有效控制票据风险。此外还要丰富和充实交易工具。丰富票据种类,扩充票据数量,增加票据市场的交易工具是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
4、实现票据利率市场化。从实践中看,票据贴现利率的行政管制人为地抑制了票据市场的发展,挫伤了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的积极性。因此,在票据市场利率尚未市场化之前,应逐步放宽利率浮动范围,推行差别利率,增加利率弹性等;在票据市场充分发展到一定程度,放开利率管制,以市场化管理为主,由供需双方自主入市、自动议价、自愿成交,使票据利率适应并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在利率市场化中,央行虽不直接干涉其价格水平的形成,但央行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体现政策意愿,表明政策导向。
5、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票据发行者的信用度是票据市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对此,通过权威、独立的评估机构对市场主体进行评估定级,实行严格的信用等级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来自出票者的风险。为了预防欺诈行为发生,提高全社会预防能力,建立一个功能强大、信息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中国票据市场网站,构筑各区域市场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票据市场信息沟通的桥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解决金融机构之间缺乏交流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落实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建立银行承兑保证金制度等,为风险保障安上一道“保险杠”,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6、建立企业信用。票据融资的核心是在于信用基础的牢固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制是信用的保障。企业首先要树立信用观念,发展票据融资,不只是解决企业眼前的资金短缺,也不只是为银行建立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其社会价值来说,在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企业无不应该培养和珍惜自己的社会信用。资信良好的企业签发的商业票据,不仅会在市场中可以畅通无阻,而且会成为众多投资者所追求的金融资产。发展票据融资,完善票据市场,可以说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中的核心,将是我国信用状况根本好转的标志。
7、转变思想观念。长期以来,票据更多的是被作为支付工具,其融资功能被人们忽略了。企业的票据知识和票据意识差,未能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大多是贷不到款的企业才签发商业票据,产品销路不畅的企业才愿意接受商业票据,这些都阻碍了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的转化。所以要增强企业对票据作用的认识,确立票据融资理念。可以通过及时支付与银行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其票据慢慢地流通起来,逐渐从商业信用过渡到银行信用,以增加流动资金的融通。(□文/宋安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