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70期/技术创新/正文

发布时间

2005/3/31

作者

□文/包妍平

浏览次数

2834 次

我国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分析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各产业的优化发展,是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在制定当前产业政策时,要按照市场需求、产业关联、经济效益等因素,安排好产业的发展序列。那么,我国目前的产业关联状况如何?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对这些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是深刻揭示产业结构变动内在机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某一产业的技术、产品价格、工资水平任一个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与该产业有直接供求关系的产业的产品的供求量、成本与价格的变化。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联的变化而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一般可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两个重要的指标来描述。它们反映的是某一产业部门与其它产业部门之间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通过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可以大致了解该部门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在明确各产业部门之间关联程度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就能够明确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一、对我国产业部门的感应度分析
  感应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提供的全部投入量。用公式表示为:

            (i=1,2…v)

  式中   为完全需求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    为完全需求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的行和的平均值。
  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当Ei=1时,表示第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Ei越大,第i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感应度水平高的部门,表明其它部门对它的依赖程度高,因而能制约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因此,感应度系数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某一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证整个产业结构升级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见表
  从表中看出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是农业、采掘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商品饮食业。这些部门主要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提供原料或投入,居于产业链的上游,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当经济高速增长时,社会各个部门纷纷增加投入,如果这些部门不能满足需求的话,就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减缓时,各个部门纷纷减少投入,如果这些部门仍然保持较高的供应量时,就会造成供大于求,形成浪费。对于这些部门,应当在稳定其产量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扶持和发展有需求压力和市场潜力的部门,保证它们的适度发展。
  1、一些传统的“基础”性行业,如化学工业、纺织业及机械工业,国民经济对它们的“依赖”性仍然较高。但这些部门的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对这些部门应着重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这些部门的技术含量,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2、对第三产业的依存度不断上升。近十年来,在“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公用事业和居民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
  3、一些能源工业,如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等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很大。我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已由能源出口国转变为能源进口大国,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我国应加快交通运输、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应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以减缓我国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
  二、我国产业部门的影响力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Fj的计算公式如下:

           (j=1,2…v)

  式中   为完全需求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    为完全需求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
  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影响力系数Fj越大,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的大小。增加对影响力系数高的产业部门的投资,会引起对各个产业部门需求量的增加,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它只代表了某个部门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大小的可能性,而并非充分性。因此,还必须结合该部门的规模、经济效益及发展潜力等因素综合分析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影响力系数列前位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
  2、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和行业总产出的比重也很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随着城镇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出台,居民购房的积极性必将提高,住房的需求量将会增大。因此,在加大投资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各项政策和法规的配套,使我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得以更健康地发展。
  3、工业中的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它们的影响力系数也都较高。这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产业,其中有些甚至属于夕阳产业,国内市场已经达到饱和,再发展的潜力不是很大。但由于这些产业都是关系到国济民生的重要行业,应当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对我国产业部门的交叉关联分析
  交叉关联是指某部门不仅对其他部门的波及影响较大,而且受其他部门的影响也较大,即同时具备了影响力系数大于1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条件。我国2000年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皆大于1的产业部门为表1中标注☆号的部门。
  由此看出: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这三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非常高。这三个产业对供需双方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我国在刺激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选择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投资,但是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也应该注意发展,因为它们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投入产出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产业对生产的拉动和受需求的感应程度,但是由于投入产出表反应的是过去的产业间生产技术联接关系,因此运用这样一个表进行经济分析,就不得不考虑有效性问题,因为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投入产出系数会随之变化。因此用前期的投入产出系数分析当前产业结构关联程度,要对前期的投入产出系数进行一定的修订。同时用感应度系数分析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可能同时出现所有产业都同时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这还同时影响影响力系数的发挥。
  综上所述,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内在机制,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启示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这将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以促进社会总需求在积极意义上的基本平衡。当然,调整产业结构,研究产业发展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但对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的分析至少从产业关联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文/包妍平)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12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