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人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人为本元”的思想,尊重人关心人,在企业员工管理与物质管理两方面,理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员工管理方面。
一、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定义和内容。人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突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人管人,管死人”,说明企业对员工进行的教育、引导、指挥等各项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员工难管,可又不能放任不管。知识经济下为各国企业所大力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员工借助于工作小组,任务团队或质量圈等活动,广泛地融入和参与管理;
2、通过工作流程设计,使员工的工作更富有灵活性,并体现出责任感;
3、为员工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
4、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
5、员工培训的着眼点不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更强调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6、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
7、构建基于员工业绩的奖励制度。
就调查所知,上述人本主义管理模式正在各国企业中广泛被采纳和实施。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企业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
二、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内涵和意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纵观二十年来的改革历史,为了达到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放权让利到产权制度的改革,从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创建股份制,逐步使企业从政府的襁褓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充满活力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使得企业经营者的内在动力得以进一步的发挥,企业内部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
“人本”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的灵魂。企业改革也是管理的改革,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管理是为改革创造条件,改革就有利于管理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其核心就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与经营者同心同德去奋斗。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三、人本管理与文化。我们所倡导的人本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企业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而人又是生在文化中,长在文化中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他们首先在管理理念上便存在着不同,这种理念被带入管理行为当中,反过来又对最初的理念起着强化作用。作为企业当中的员工,内心深处都有民族文化的烙印,这会使他们形成在工作中应该怎样被对待的模式,以及对不同的管理措施做出什么样的反映。因而人本主义管理在诸多管理形式中对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得最为敏感。在本国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人本主义政策。比如在美国,到了其他国家则未必是起作用的,比如到了日本和欧洲。因此挑选一种适合的人本主义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使之适合于本民族和本国企业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一组织成员或者一种区划下的人群在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这种特征使之与其他组织或人群区别开来。因而在这一群体之中总会存在某些行为习惯、思考方式和看事物的角度是为这一共同体的成员所特有的。人们通过成为一个组织的成员而学会这个组织的文化,人们往往在有意或者无意之中坚持着自己所在共同体的价值与信念,但又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在共同体的价值与信念对自己的刻骨铭心的影响,通常是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打交道时才真正感知自己所在的文化。
四、领导者自身形象是“人本”管理的向导。领导者自身形象是“人本”管理的向导。这里是注意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正确引导个人追求;二是把握下属思想脉搏,关心下属生活。以稳定职工思想为前提,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领导的自身形象对下属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领导者的言传身教,说明哪些追求是高尚的、正确的,哪些是低级庸俗的、错误的;抓紧中层领导者思想作风的建设。树立良好的领导者形象是实现正确引导的关键。我们每个领导者时时处处心中要有下属,把下属的利益和要求放在重要位置。根据下属的思想状况,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教育,帮助下属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干群距离缩小,心心相印,真正成为一家人。
五、双向管理是通向“人本”管理的必经之路。严格的管理应该是双向管理,即:不仅是上级管理下级,而且在一定场合,下级也可以监督管理上级。因为管理者在不同场合中的当事人是不同的。在行政管理场合,上级、干部是管理者;在民主管理场合,下级职工成了管理者。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高度集中统一,必须有科学的规章制度,同时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科学管理是严格管理的前提,严格管理是落实科学管理的保证。要做到科学与严格,必须要求全体职工以企业主人翁的身份去认识管理,关心管理,同时服从管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既要站在管理者的地位,忠于职守,以铁的纪律,按章执法,又要站在被管理者的地位以身作则,自觉带头遵纪守法,并自觉接受下级,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
六、事业发展规划管理是实现人本管理的根本途径。事业发展规划管理这一激励措施是基于组织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和共存共荣的观念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最佳实现方式。它具有深层次的激励效应,具体表现在:
1、从信息沟通方式看,以上的匹配过程是一个单线的双向交流过程,这一过程允许下属自由提问,使下属具有平等感。
2、从满足下属的需要层次看,这一过程能满足下属的情感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以及有助于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满足的是高层次的需要。
3、从丰富工作内容方面看,这一过程有助于下属选择做他愿意做的工作,双方可以讨论重新设计工作和工作轮换问题,可以讨论调整工作责任问题,这些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4、从下属的事业发展方面看,双方讨论下属的事业发展领域及所需的技能,并为他提供继续教育和通过参与特殊项目来发展下属的个人能力的机会,这样有助于留住优秀人才。
5、从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看,主管要善于将员工的绩效与对组织的贡献联系起来,以增强下属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有助于培养下属从组织大局考虑问题;另一方面,主管还要听取下属对工作绩效的自我评价,这样有助于下属提高对工作本身的效价。
6、从维持下属的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发展看,双方讨论下属对业余时间的支配和发展家庭关系问题,满足下属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
7、从下属事业发展的途径看,能使下属的事业发展途径多样化,下属既可以沿垂直的组织等级阶梯向上发展,也可以在平行的相关职位上发展,还可以通过进入“专家组”,作为“核心分子”来发展。
8、从对组织发展的风险防范角度看,由于双方讨论的问题都是未来导向性的,使组织变革和下属的工作转换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避免突然变化给双方带来的损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