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和美国的经贸关系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但近来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贸易的不平衡、纺织品的保护、对华多起反倾销、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履行的批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而这些摩擦给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一、日益增多的中美贸易摩擦
从中美两国建立经贸关系以来,两国的贸易摩擦就不断发生。新近一轮的贸易摩擦是从2003年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进行进口限制开始的,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认为来自中国的可锻造铁管件侵害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利益,决定对这种广泛应用于石油管道,炼油厂管道和商用、民用建筑供气、供水系统的管件征收反倾销税;随后又对中国的彩电提起了反倾销调查,而终裁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去年3月18日,美国就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退税政策提出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将中国诉至WTO。12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中国家具对其国内家具制造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并将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家具企业必须从今年6月23日起向美国交纳平均8.64%的反倾销税。而美国布什总统的连任,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解决国美预算赤字,而这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加剧贸易摩擦。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说:“这是美国政客惯用的手段,一旦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就要寻找替罪羊。20世纪80年代选择的是日本,现在中国是这个替罪羊名单上的榜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今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
二、中美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
一是和中美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有关。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超高速增长,导致贸易的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586亿美元;前三季度,美国以微弱优势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222.3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885.1亿美元,而进口为337.2亿美元,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的一些产业,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引起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因此不断制造摩擦。
二是美国对中国采取歧视的贸易政策。其一是中国在加入WTO时,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入世后十五年内美国仍然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是不能用国内价格进行比较的,而是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进行比较,这样就给美国提供了滥用世贸组织反倾销条款的机会。中国在加入WTO后,美国可用的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少,而反倾销是美国可以有效采取的手段之一。这也就不难看出,最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很多都是有关反倾销的。其二是是过渡性特定产品保障机制。此机制规定,入世12年内,中国出口产品给WTO成员造成“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威胁”,其可对此类产品撤消减让或限制进口。问题在于特定产品包括所有工业品和农产品,并将WTO保障措施门槛由“严重损害”降低到“实质性损害”。也就是说,只要美国认为中国产品“扰乱”其市场,就可轻而易举地启动保障措施。依据上述机制,美国企业界已经要求布什政府“对中国产品启动保障措施”,涉及的有纺织品、IT产品等。
三是还有一些美国企业认为中国在某些方面没有完全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认为中国在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不够,使美国的公司没有获得对称的国民待遇;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使美国遭受损失。这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同时也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等于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也需要保护一些产业,对其有一定的保护期。同时,这也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以及法制的健全程度有关。
四是在美国大选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候选人为了拉拢选民,就要满足一些选民集团的利益,这些选民集团利用竞选活动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也是贸易摩擦出现的一个原因。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而受的伤害最大的还是中国。据专业人士分析,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实际上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美国在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中国在美国的贸易额中的比重却不是太大。在当前中国内需还处于低迷的情势下,对外贸易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显得尤其重要。从进口方面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是科技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对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断绝了这些高科技产品和科学技术的引进也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中美贸易战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其中来自美国的投资更是功不可没。最近几年,美国是对华投资较多的国家,对中国有关行业的发展、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出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将不利于美国企业的对华投资和高技术转让。同时,与中国频繁发生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绝对没有好处。美方对中国产品采取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实行特别保障措施,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扭曲。美国企业界其实非常清楚,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任何对自由贸易的扭曲都将会损害贸易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拒绝中国商品也将使美国零售商面临巨大市场风险和损失。
四、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
实践证明,发展中美贸易对中美两国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中美贸易摩擦则给中美两国带来不利影响。然而对于我国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被动挨打,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和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关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两个国家应在温家宝总理的发展两国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平等、互利、合作”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加强磋商,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和中国的统计方法存在差异;另外,中美经贸关系存在鲜明的互补性。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大部分轻工产品的产量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美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技术密集型的IT产业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是鞋类、服装和玩具等传统产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则主要是飞机、电站设备、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这种互补性的经贸关系对双方有利,只要美国放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这种逆差就会大大减小,而解决的办法中,磋商无疑是最好的。
(二)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接受了一些限制性的条款,其中之一就是我国在反倾销时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最近两年,我国遭到美国多起反倾销,关键就在于此。因此,我国应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问题。从中国加入世贸以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今年4月,新西兰首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11月29日,在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4个国家完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要赢得美国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还需要三四年或更长时间。因此,我国近期的工作应该是争取部门市场经济待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遭遇到反倾销时,也要积极应诉,证明自己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时没有拿政府的补贴,没有恶意竞争,没有作假账,没有削价,不存在倾销。只要证明是市场经济,就应该采用中国国内的价格或成本。
(三)充分利用外部有利因素。美国不同企业之间在美中贸易摩擦的问题上也有利益冲突。例如,我国对美家具出口的60%是美国投资企业,因而美国对华家具反倾销案中,在提起调查申请阶段就有部分美国企业退出申请。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美国家具商已开始就积极游说,并对促成美国商务部11月9日作出降低对中国家具反倾销税率的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对那些支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不希望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进行限制的人或者利益集团,中国方面可以呼吁他们在美国国内通过法律途径和政治游说途径,来表达他们的立场,向政府施加压力。
(四)对于政府而言。一是切实履行WTO承诺和市场准入义务。中央政府要整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履约进程,大力整治自己的弊病。二是对履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不足,要及时解决,防止授人以柄。三是用好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利益。在2002—2003年的“钢铁保障”案,美国对钢铁产品进口征收8%—30%的进口关税,以对美国钢铁提供适当的援助,期限3年,中国就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与欧盟、日本等受影响国家向世界贸易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诉讼,并且赢得了胜利。
总之,我国在遭遇到中美贸易摩擦,应认清形势,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知己知彼,才能在这种贸易摩擦中将损害降低到最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