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当前,中国已经“入世”,“入世”后对供销社系统有何影响?应采取那些应对措施,无疑这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此,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应增强“四感”。
——增强紧迫感。“入世”对供销社系统来讲虽然机遇挑战同在,但挑战大于机遇。就目前供销社实际情况来看,“入世”后一方面供销社系统的一系列优惠保护政策将消失,另一方面供销社系统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日益萎缩或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同时干部职工素质不高问题,投资环境欠佳问题,经营结构不合理问题,留不住人才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入世”后所处的不利条件。但有利条件也存在,一方面我们原有的传统经营优势尚存,如农资、棉花、食盐等经营业务,我们不但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而且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年的大发展,供销社系统的整体实力、网络优势明显增强,这是我们的有利条件。增强紧迫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广泛深入地组织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反复学习WTO的有关知识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相关知识,使广大干部职工尽快增强紧迫感。其次,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再次,加快社属企业发展,尽快增强整体经济实力。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基础,在优胜劣汰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站稳脚跟。最后,全面实施素质、形象工程。市场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竞争,供销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仅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且还要重塑供销社良好整体形象,只有这样,供销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增强压力感。这个压力来自于优胜劣汰的无情市场竞争,来自自身竞争能力的优劣。如何增强压力感?以笔者之见,第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摸清自身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大小、强弱。第二,采取适合本地实际的各种应对措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搞好科技、服务、管理、营销四个创新,尽快增强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第三,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为科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以此增强发展后劲、竞争能力。第四,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短期发展目标的关系,努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第五,加快企业经营结构调整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第六,变压力为动力,靠动力壮大实力,靠实力增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供销社系统各级决策者们的压力感。
——增强责任感。一方面要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两个中央5号文件为指针,在供销社系统深入开展办社宗旨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人人明白供销社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在农村,离开了农村、农业、农民、供销社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供销社的发展方向就是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谋发展,离开了服务,供销社变失去了存在空间。另一方面就供销社自身优势而言,离开了农业、农村、农民,供销社不仅无优势而言,而且现有的优势也会丧失,如传统经营优势、服务网络优势等。同时围绕办社宗旨,密切社农关系,在帮助农民提供物资供应服务的同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只有责任感增强了,才能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增强危机感。一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教育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危机感。走出去即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到先进单位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参观学习看到自身差距,使之激发危机感。请进来即请先进单位的老板、劳模们到本单位介绍创业史,通过听、讲、思考,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入关”知识及相关高科技科知识,使干部职工在学习中感到自身差距。同时还要针对本单位干部职工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讨论”等活动,以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危机感。
综上所述,只有增强“四感”供销社系统才能走出困境,才能从恶性循环中走出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才能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张建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