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引言
世纪之交时,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在扉页上写道:“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从这中间,我们足以得知西方国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还有一些西方的学者预言文化就是未来的经济,要进一步的推动企业的发展,要想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就需借助文化的竞争力,并且指出:“许多跨国企业,诸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公司等等,与其说他们是在中国进行产品营销,还不如说他们是在进行文化营销。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发怨言,他们一再指控那些跨国公司的文化渗透,这不仅使他们的民族产品丧失了大部分市场,而且还异化了国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因此,文化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效益和无形的效应、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是不可估量的。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目前,文化的这种作用已被理论者和大多数的管理者所认同,他们意识到文化不仅是一种企业灵魂的价值取向、一种感召人献身工作,献身事业的动力,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研究。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学者雷特·E·迪尔、阿伦·A·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应该有别于企业的制度,企业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要求,即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意识,文化网络。这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典礼及仪式是传输和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网络是传播企业文化的通道。”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外企业间的接触增多和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企业的开始迈入世界商品竞争的舞台,国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开始不断的升温。中国学者刘光明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业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以上中外学者对企业文化概念的阐述,虽有表述上的差异和概括上的不同,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说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那么企业家便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那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人格化的观点并不为过。企业家是企业的“领袖人物”,“英雄任务”,具有卓越的领导和管理才能,他们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人物,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
通常,人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劳务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但究其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因为,竞争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就是企业人,或者可以说就是企业家,而企业竞争经济实力的背后有一种文化力在支撑着。
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的经济作用
成功的企业首先必然有优秀的企业家,他必然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不难想象,如果日本没有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等一大批具有卓素质和才能的企业家,就不会有纵横世界市场的索尼、本田、松下等一大皮著名的公司。同样,如果德国没有卡尔。汉·戴姆斯等许多出众的企业家,也就不会有名满全球的大众,奔驰、西门子等驰名企业。在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美国,正是因为有比尔·盖茨·唐纳德、彼得杰·杰克·韦尔奇等,美国才会有今天的繁荣。从一个个成功的企业家身上我们发现,他们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或物质财富,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无比可贵的精神财富,即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因而,“企业家”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精神现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家是工业社会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企业家属于现代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拥有一整套独特的心态、价值观念和思维势态、同时也用这种“超经济”的东西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经济进程。他们立足企业,关注社会,致力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本质的力量,而不是一些外在的、显性的、现象的形态。尽管它最终表现为一种公开的行为模式,但不能与公开的行为模式相混淆。就企业文化来讲,其实质是人文化。因为文化的产生源于人的群体,而企业是一定条件下的人的聚合。在企业这个特定的群体中,企业家是他们的领袖人物。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是企业经营者文化,是企业领导人文化。
美国当代管理学家彼得斯·沃特蔓认为,成绩卓著的公司能够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而且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准则。一种紧密相连的环境结构,它能使员工们情绪饱满,互相适应和协调一致。它有能力激发大批普通员工作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些目标感来自于对产品的热爱和提高质量和服务的愿望,来自与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都能给予承认。
三、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的角色
这种成绩卓著、内容丰富、道德高尚、激发贡献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者正是优秀的企业家。美国企业管理协会曾用5年时间对4000名经理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1812名最成功的经理作研究,写出《企业家的雄才大略》一书,阐述了一个成功企业必然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众多世界知名都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有远见的企业家能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产。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和身体力行者。企业家的素质和决策能力将越来越重要。有关研究表明,约有30%的经济合作搁浅与技术、财务和战略方面出现的问题,70%的合作搁浅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又提出了企业文化融合与沟通的新问题,即在结盟双赢中如何优势互补,在突破原有认识上如何扬弃、合金、创新,这些都是第一设计者企业家所面临的研究课题。一个优秀企业家统领一批普通员工,可以打败一个平庸企业领导者所统领的一个最优秀的团队,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带头羊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海尔的张瑞敏、海信的周厚建,联想的柳传志,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企业家人格与精神将构成企业文化的内核。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舞台上所应承担的角色、所应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主体设计者。拿破仑·希尔认为:“一切伟大的成功始于正确的思考,伟大的创意,缔造伟大的成功。”要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从做一个有创意的人开始,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
企业的使命、信念,企业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体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发展方向等企业文化深层问题均来源于企业家的经营思想和意识形态,是出自于企业家之手,而非哪个部门,这其中渗透着企业家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企业家的精神、人格力量、最高境界;企业家的文化素质、文化定力、文化视野、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这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替代的。也就是说,成功企业具有成功的企业文化,而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是成功企业家精心设计,规划蓝图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但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主导信念、基本价值观需要由企业家这一层来实现,总设计师是企业家,总决策师是企业家。最高层企业家所形成的价值观理念只有系统的灌输给全体员工,并加以融合,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价值体系,从而激发全体员工为企业发展贡献一切。海尔张瑞敏创造的海尔文化创新理念系统,已成为海尔员工冲上市场巅峰的不竭动力,张瑞敏所承担的角色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牧师。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变革者、创新者。约翰·科特曾对13家公司进行过实地调查,与公司经理和员工举行了会谈,并将市场环境适应度高的企业文化与市场环境适应度低的企业文化相比较,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提出,市场环境适应度高的企业领导十分关注顾客、股东、员工等企业构成要素,重视对企业发展有益的改革人才和改革过程,企业领导密切注意公司各构成要素的变化,特别是顾客要素的变化。一旦为了维护这些要素的合法权益,即便承担一定风险,也会果断采取改革措施;市场环境适应度低的企业领导侧重于所属工作单位与之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并不注意激发创意型领导才能,企业领导传统守旧,行为显得谨小慎微,作风表现为武断官僚。其结果是无法在市场环境中迅速进行改革,获得改革的优势。科特在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家应保持核心价值观的稳定,又要不断地变革和丰富核心价值观,同时应从核心价值观出发,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变革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保持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内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3、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培育者。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设计者、倡导者、示范者、整合者、变革者,还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培育者。既是舵手、旗手,又是牧师、园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根植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种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不是一种超于价值的科学。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管理既然是一种文化,企业家自然就是企业文化的领导者、推动者。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保持与时代同步和社会环境的和谐性。企业家的现代财富观及对待金钱态度,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形成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经营管理的哲学思维,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在企业宏伟愿景、员工行为规范上富有深刻的内涵。企业家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发挥好制度文化的保证作用。企业家自律诚信的品行操守,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具有人格化魅力和公信力。企业家勇于自我超越的创新胆识和勇气,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不断地进步、提升和发展。企业家健康人格和心理品性,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企业家自觉实践企业文化的楷模,决定了企业文化能否真正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国力的竞争,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的竞争,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中国缺少懂企业文化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缺少世界一流的领先全球化的企业家。企业家成为世界性的最为稀缺的资源。
北大方正原总裁王选教授认真总结方正因管理不善造成滑坡的深刻教训,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企业刚起步时,可以靠某项创新技术把自己支撑起来。微软、苹果公司和北大方正都是这样。而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管理问题常常会上升到第一位,管理不善会使企业陷入危机,这方面有很多例子。”
2001年一本被称为迄今惟一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的《大败局》一跃成为了当年最为流行的和畅销的经济类书籍。里面讲述了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国企业以及领导人从成功到失败的案例。其中有巨人,爱多这些叱咤中国商界的优秀企业。从他们最终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得出:这些企业自始至终都未形成其优秀的企业文化。
四、放眼看世界顶级的企业文化
世界500强的强大竞争力不仅来自于雄厚的技术创新实力,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什么造就了微软?是什么使惠普、IBM一次次的重新焕发青春?从根本上说是企业文化。
沃尔玛胜出的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形象、诚信的服务、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诚信理念、公平对待员工、激励和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企业竞争或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经济实力的背后是文化力在起推动作用。企业家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家不仅创造经济奇迹,而且也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家,必然要形成一套独特的价值观体系、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同时将自己的企业哲学、企业理念、管理思想、企业伦理和人格融合到企业行为规范系统,并灌输到全体员工中去,从而逐步被员工认同、遵守和完善。卓越的企业家不仅是卓越的管理者,也是企业文化人格化的代表,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宣传者、培育者,是企业文化的领袖。
彼得·杜拉克说:“经理的工作还包括在需要和机会改变时帮助企业和每一位成员与时俱进。这意味着每家企业都是学习和教学的机构,培训和发展工作必须在企业的各个层面上展开,永不停止。”
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海尔的成功给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张瑞敏不仅建立海尔大学,还建立了“海尔企业文化中心”,企业文化中心负责张瑞敏思想的总结归纳,负责海尔企业理念系统的总结、提升、整合、传播、输出。通过企业内部刊物《海尔人》进行宣传,展示海尔形象,传播海尔文化,形成海尔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性。同时形成并输出海尔文化模块,为员工洗脑,刮起创新头脑风暴及思想整风,使员工成为真正的海尔人。张瑞敏的牧师作用,还体现在不断促进全体员工的受尊重感、价值感与成就感的企业文化形成,充分释放每一个员工的生命潜能。
惠普公司总裁普拉特曾说,我们要求经理人员经常对手下员工进行培训,培训时多讲、勤讲惠普价值观的例子,并且要求经理人员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一个公司的成功,越来越要靠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是机器的性能。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出一种环境,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其才干,那些卓越的企业的之所以成功,立于不败之地,其要诀之一就是依靠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GE的杰克·韦尔奇认为,要学会领导人,而不是限制人。他说,GE是一个能让人民自由发挥创造力的地方,一个让每个人发挥的最好的地方,一个开放、公平的能让人们实现他们理想的地方,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两方面都可以得到报偿,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成绩单。
一个企业若能将自己变成一所培养人的学校、一个成就人的舞台,那么这样的学习型组织是不可战胜的。
企业成长的背后是员工的成长,员工成长的背后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的特质,是21世纪的宗旨。
企业家还以自己个性化的经营管理风格来发展和完善个性化的卓越企业文化。一般地说,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员工长期努力,不断进取。然而,企业家自身的经营管理风格对发展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卓越的企业文化都有不断进取、培养人才、创造一流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等共性。追求卓越是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和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一精神掌握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生命和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这种精神注入企业文化就成为卓越的企业文化,这种精神被企业家所接受并以此为追求目标,他就成为卓越的企业家。
五、总结:追求卓越的精神
卓越并非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一精神掌握了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生命与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满足感。由此可见,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就是一种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同时,追求卓越也体现了一种竞争精神,“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这种“最佳、最新、最优”的竞争意识就是企业家追求卓越的精神。只有具备这种精神,企业家才能产生一种傲视群雄、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也只有这样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最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傲视群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