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76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5/7/5

作者

□文/杨 慧

浏览次数

2059 次

乡镇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然而乡镇企业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融资困境却逐步加重。重新培育农村信贷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使乡镇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已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使乡镇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跨越式发展,本文仅就改善乡镇企业融资环境问题作一下探讨。
  一、乡镇企业之所以在自身持续发展过程中陷入融资困境,原因很多
  1、乡镇企业贷款管理成本较高。乡镇企业贷款的高管理成本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向乡镇企业贷款,这主要归咎为所有制歧视或政策歧视。因为,国有企业融资是国有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的任务,国有商业银行必然对乡镇企业在贷款上有所歧视。然而,即使消除所有制歧视,在改革进程中趋于商业化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不愿意向乡镇企业贷款。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广泛分布于县市以下,点多面广。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财务和经营资料不全,致使其资信评估缺乏依据,所处行业多为竞争性行业,淘汰率较高,融资风险较大,加大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银行规定贷款本息回收与贷款责任人的收入挂钩,本息不能及时回收要对贷款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这时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就成为贷款责任人考虑的首选问题。一些实力不足,抵押品缺乏的乡镇企业就很难得到贷款了。
  2、农村信用社资产状况恶化,贷款能力低下。农村信用社属于合作金融性质,与乡镇企业同处一地使其对乡镇企业财务与经营状况较为了解,贷款的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而可以得到政府支持,实收资本因由社员和企业股金构成,故其产权较为明晰,内部实行合作制的民主管理,外部实行乡县联社部分行政管理的行业自律职能,故其制度环境较好,对乡镇企业融资似乎不应有什么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我国乡村政府常常不适当地干预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决策,但形成呆账坏账后有关领导却不负任何责任,农村信用社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另外,农行一度负责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在此期间农行的乡镇企业贷款连续数年零增长,为保证在农行开户企业的发展,农行以“发挥行社集体功能”的名义,使用信用社的贷款规模发放贷款,当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时由农行拆给。后来农行以多种名义抽回拆给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而贷款却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农村信用社财务状况的恶化使其无力向乡镇企业贷款。
  3、一些乡镇企业经营亏损降低了银行信用社的贷款能力。乡镇企业的产品多是市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传统产品,激烈的竞争使其纳税付息前的利润率逐渐下降。当纳税付息前利润率降低到贷款利率之下时,贷款越多的企业亏损越多。当乡镇企业亏损而缺乏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时,银行贷款则难以收回,企业间的三角债也逐步积累,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可贷资金被占用,贷款能力弱化,乡镇企业贷款更加困难。
  二、解决乡镇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对策
  1、提高权益融资比重,减少乡镇企业对贷款的依赖。权益融资的具体途径,一是增加企业的自我积累,二是到资本市场融资。当前,乡镇企业的自我积累严重不足且呈现出下降态势,因而靠自我积累解决融资困境是不现实的。到资本市场融资只有极少数大型乡镇企业有可能做到。即使国内二级市场开放,也不能改变这种格局。因为二级市场的进入门槛虽然可能降低很多,但最低股本额、发行佣金、律师费、验资费用等,仍是广大中小乡镇企业望尘莫及的。
  2、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降低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信用担保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障工具。但是,由于抵押物资和担保资产的价值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发生增值或贬值,因而信用担保不适用于长期债务。再者,信用担保体系的正常运作要以银行、信用社之间的适度竞争为前提。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市场形成垄断的条件下,信用担保机制的作用将受到抑制。此外,贷款的中小企业不可能全部得到担保,由于担保要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相伴而行,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很可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3、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注意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构,切实提高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国家经贸委《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表达了政府对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消除政策歧视,实行“国民待遇”的意愿。但是,城市不同所有制成分的中小企业可能因此而获益,地处农村的乡镇企业,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向其贷款的管理成本问题难以解决,因而收效不大。
  4、在乡镇培育新的非国有金融组织。组建有乡镇企业参加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的金融机构,有助于促进乡镇企业融资环境建设。在乡镇培育新的非国有金融组织,由于他们对社区内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了解较深,从而可减少贷款的管理成本,乡镇企业参与其中可使彼此的利益冲突弱化,非国有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合作制的制度形态可使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有效,新建又使不良资产干扰得以免除。新金融机构组建过程中政府可以入股,但不宜控股,以免重开行政干预之门。政府入股可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有利于组建的顺利进行。农村信用社作为既有的合作制金融组织,可以通过清理、规范、重组和政府政策扶植,逐步改善资金运行状况,与新组建的金融组织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将使乡镇企业融资的选择余地扩大。农村信用社作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合作金融组织本应得到政策扶植,其不良资产形成也有一定的政府背景,政府通过减免税收对其进行扶植是顺理成章的。首先应当免除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其次,放开利率让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随行就市,通过利率机制筛选客户,可以将私人高利贷活动挤出市场,信用社盈利水平也会由此而提高。当然,贷款利率仍应设上限。再次,在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建设方面应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并区别对待,分类操作。经营状况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增资扩股,重点吸收产权清晰、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进入,以增强经营基础;已严重资不抵债、拯救无望的农村信用社应通过收购、兼并、拍卖等形式使其消失。拍卖、收购、兼并活动应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当然,有条件的信用社也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建的乡镇非国有金融组织和清理、重组后的农村信用社会不会重陷不良资产的泥潭?关键要看其内部的产权是否清晰,治理结构是否合理,外部是否有金融组织存在的适度竞争的环境。
  组建新的非国有金融机构涉及金融业的市场准入问题。加入WTO之后,我们金融业势将逐步对外资开放,既然外资准入不是问题,非国有成分的准入也不应有什么问题。当前乡镇企业已有组织起来融通资金的要求,非国有成分进入金融业已是大势所趋。当前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既有国有制商业银行,也有非国有商业银行,两者之间的竞争和互补是金融业运行活力的重要来源。非国有金融机构的组建可能会使国有银行业的垄断利润减少,在短期内减少政府收入。但是这样做却解决了乡镇企业融资问题。在乡镇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对于促进第三次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也是有意义的。在乡镇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将会打乱现有的金融格局,利益调整过程中势必发生风险和某些方面的混乱。对此需要进行利弊得失的比较权衡。发展市场经济不能回避竞争,与其让竞争晚发生不如让竞争早发生,这样可以在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金融业前使我国金融企业得到锤炼。在这个意义上讲,当前乡镇企业的融资困境反而可以逼迫我们解脱制度束缚,放开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发挥竞争机制的巨大作用,使民间蕴藏的巨大生机和活力得以释放,促进乡镇企业融资环境建设。■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63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