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将引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这一重大调整将形成南北互动、要素流动和工业化等三个新格局。这三个新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能否实现,即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的产业转移和分工能否实现、以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比较优势能否实现。而要实现这两个条件,必须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振兴东北的税收政策应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主要集中到解决企业历史包袱、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发挥老工业基地比较优势、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关键环节上。税收政策主要包括税种选择、税率确定、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税收政策的作用范围和作用力度,适时适度地加以选择。
一、东北税改,优惠何在。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这意味着企业将缩小税基,必然成为直接受益者,体现了税制改革要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首先,这项改革有利于鼓励东北企业投资。生产型增值税转向消费型增值税,意味着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可以将购买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从其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扣除,对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将产生正向作用。其次,这项改革有利于减轻东北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负担。该项改革在东北试点后,中央财政将减少100亿元的收入,东北三省地方财政将各减少30亿元左右。另外,这项改革有利于提高东北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就是说,在增值税改革后,在其它因素皆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增加的净利润大约相当于现行会计期内公司设备折旧额的9.74%。
二、深化和完善东北税制改革
1、增强针对性。政策的针对性取决于矛盾的特殊性。东北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国有企业虽然数量多、资产多、人员多,但创造的效益却远远低于非公有制企业。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通过税收优惠吸引民间资本注入,促使高科技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民营经济嫁接国有企业,从而实现经济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2、体现差别性。政策就是差别,就是鼓励,就是引导。目前,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沿海的办法来处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问题。东北的特殊性表现为“四多”,即:资源性城市多,债务包袱多,历史欠账多,下岗人员多,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四多”,就必须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同时,分步骤、分阶段地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问题,对原有固定资产中所含税金分期分批给予扣除。另外,还要考虑投资者的心态和经营者的心态,投资者的心态是我为什么要投资,经营者的心态是我经营的动力是什么,只有把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心态了解清楚,才能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
3、注重系统性。2003年我国重化工业产值超过全国GDP的50%,表明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时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东北三省,以石油采掘、钢铁冶炼、机械加工为主导的企业占绝大多数,极易产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问题。因此,在制定振兴东北的财税政策时,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既考虑企业的发展,又考虑循环经济的形成,高度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注意把支持和限制结合起来,绝不能以污染大气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繁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