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77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5/7/5

作者

□文/孙晓丽

浏览次数

3804 次

环境因素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环境因素被认为是理解一个国家会计体制的关键。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税收、教育等。在影响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会计的发展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目前尚有不同的理解。但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外界更好的了解和利用中国的会计服务,而且也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好的认识我国会计制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使我国的会计制度服从于客观环境变化的需要,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环境因素对会计改革的影响
  1、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决定会计改革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了会计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给国有企业放权,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会计方面,修订国有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会计科目和报表,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以及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建立市场经济的会计体系。随着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出现,财政部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从该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来看,其所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记账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为推动股份制试点工作的开展,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及其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2年5月制定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重大事件。无论从该会计制度的内容,还是从其形式来看,这一会计制度都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自1997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与此相配套,按照上述财政、税收、外汇等体制改革实施的需要,在企业会计制度方面也进行了相配套的改革,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也逐渐开展起来,计划经济时期的会计管理体制开始发生变化。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出现了一批注册会计师,成立会计师职业团体,开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3、会计立法巩固了会计改革的成果。财政部制定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总结我国会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做了规定,如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 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等。
  4、文化环境影响到会计改革的整个进程。在我国,文化环境有以下特点:一是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二是对上下等级排序接纳,社会权距较大;三是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反应强烈,偏向保守;四是强调精神享受和精神胜利。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会计模式虽未定型,但是已经呈现出以下特征,即在会计管理上强调立法统一管理;在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在会计职业上,会计团体的规模和力量薄弱,职业地位较低;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偏重于适当披露,不够透明、公开;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统一性,并采取保守态度,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二、会计环境的优化与会计改革的深化
  根据以上论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会计模式,首先就要改革会计所处的环境,为市场经济提供成长的“土壤、水分和空气”。一方面,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和其他转型国家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发展创新思维,开拓前进,发展我国的会计事业。
  1、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会计模式。在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我国的会计模式。在会计管理上政府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具体由财政部领导和监督,会计职业团体作为政府的参谋,发挥有限的作用。
  2、继续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企业会计制度。国有企业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关系到改革成败,而且对改革起到领头作用。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成为改革过程中众多问题的焦点。在微观经济领域,国有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集中度高,但企业的经营管理落后,效益不佳,因此必须改革。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性调整几乎可以使各类人员受益的话,当前的体制性转变则会牵动多方面权利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总希望绕过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努力在新制度中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经过艰辛探索,我们终于找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强公司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在一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组织的发展水平影响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会计的任务就是恰当地核算和监督经济组织的经营水平以及效益,企业的发展也包含了会计的发展。以现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来看,企业必须有会计制度和会计机构,而且会计业务受到相关法律和法规的约束,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纳税情况,会计行为成为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现代公司法中都有大量的篇幅规定会计的职责。
  从立法上讲,我国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现代公司中会计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为形成我国统一会计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我国来说,经济体制的转变所产生的国有企业问题阻碍形成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新制度的执行。由于未改制的国有企业继续遵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则按照新的会计制度执行。在实践上,改制上市的国有公司在会计行为上表现出恶劣的行径,由于公司内部治理失效造成公司经营不善,因此在会计方面做手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引起投资者极大的不满。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作用日益加强,我国将通过严格立法规范公司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从世界范围看,加强立法监督,保护投资者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是现代会计发展的方向。
  三、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与世界会计准则协调,成为会计改革的方向
  20年来,我国的会计改革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上与世界会计准则的原则趋于一致。按照西方的会计理论所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基本精神体现了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当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差距,继续深化改革。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会计主要受中国政治因素影响,在政治因素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因素决定着中国会计制度的内容、复杂程度和会计目标。同时文化因素和法律因素对中国的会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只是对中国会计的地位和会计原则的取向产生一定影响,以及对会计的立法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因素和专业化程度还不能对会计制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对中国会计的影响都较弱。
  由于会计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因此会计的发展、改革必定牵扯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会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应认清这一特点,将会计改革纳入我国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中。■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16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