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77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5/7/5

作者

□文/王 颖

浏览次数

1862 次

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思考
  提要 本文以会计环境为基点,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融资方式、法律体系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这些差异的存在给全球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障碍和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同时,对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新动态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一、国际间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性规范,是一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对象主要是会计实务。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准则,但由于各国所处会计环境的不同,国与国之间的准则制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在这些差异的背后,是由以下影响因素导致的: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提供相关可靠、清晰可比的会计信息。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多层次性必然决定了各国为本国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差异性。例如,法国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其准则制定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因素,专门制定了这些企业所适用的会计准则。
  (二)企业融资方式的差异。企业资本的来源不同对会计报告与披露的要求也不同,进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如果企业的资金大量来源于资本市场,广大的投资者会要求公司财务报告能够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价,这类国家制定的准则十分重视信息披露。如果企业筹措资金主要依赖于银行,反映在会计上,就会越重视债权人的利益,资产负债表也会越受重视,会计准则会相应的更重视稳健性。
  (三)法律体系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种政治程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方国家形成了大陆法系或称成文法系,以及普通法系。不同法系对会计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一法律体系的国家会计法制化程度远远高于英美法系的国家,其会计规范均由各种法律和行政法规来实现。而会计职业界几乎没有自己制定会计规则的余地。普通法系则重视判例,其体系下的国家对于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没有一个概括所有情况的统一规则,具体的会计准则由民间会计职业界制定。
  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内涵。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包括认识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特性,将他们的目标进行调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减少或消除障碍,增进共同点,使之趋向可接受的程度,从而使提供的财务信息在国际上具有可比性和等同性。
  (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分析。如前所述,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相适应,各国必须制定适合环境需要的会计准则。迄今为止,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并以其作为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标准,笔者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客观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主要根源于当今世界企业活动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后,西方七国财政部长和欧洲委员会代表在伦敦开会,提出应对危机的关键性措施,而增强透明度和信息发布是其中之一。会议提出要制定和加强全球性金融企业监管的国际准则,并准备作为各国都应当达到的准则在全世界推广。
  美国安然事件后,西方八国财长在法国的会议中提出希望制定适当考虑金融稳定要求的,应用、解释和强制推行方面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2002年2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大卫·泰迪先生在对美国众议院的发言中指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目标是根据透明原则,通过公开会议及其完整适当的议程,在私人部门产生一套单一的高质量的全球性的财务报告准则”。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引起了全球资本的流动,统一的国际资本市场正处于整合的关键阶段,国际间投资不断增大、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导致跨国交易频繁发生。但由于市场准入条件尚未全球化,各国为了保持其资本市场地位和会计标准地位,要求其跨国公司分国别会计标准编制其财务报告,这加大了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跨国公司因此对统一全球会计标准给予了高度的热忱。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报道:某公司要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发行证券,证券集资总额为5500万美元,而编制三套不同的财务报表就要花费280万美元,该费用约占集资总额的5%。如果经过各国财务会计报告制定机构的协调,降低财务会计报告于披露要求的国际差异,跨国企业不仅将降低其上市筹资成本,还会降低其上市后的审计费用。
  发展国际投资,促进跨国公司的管理和发展,推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间的收买与兼并,以及防范金融风险都呼唤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制定一套高效率的、透明度高和可比性强,并能为各国接受的国际会计准则,不仅是各国证券监管当局和证券交易所的要求,也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和编制者的要求。
  三、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新动态
  会计的国际协调活动以1966年美、英、加三国成立研究三国会计实务异同的会计国际研究小组为起点,并伴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取得进展。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和促进国际会计协调的过程中,许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IASC的成立标志着民间会计职业组织开始了全球会计协调化的努力。2001年4月1日起,经过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以强势地位着手制定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2003年12月,IASB发布了13项改进后的IASs,2004年又发布了4项新的IFRS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不断的修订中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完善,以便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使用。
  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其国家会计准则,如尼日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俄罗斯、坦桑尼亚宣布2004年1月1日起在国内上市公司中运用国际会计准则;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境内受监管市场的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将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新西兰要求国内上市公司自2007年起运用国际会计准则,也可以自2005年起提前采用;日本于2004年10月正是启动了旨在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日本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最小化的共同项目,以最终实现双方准则的趋同。据统计,2005年约有91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要求、或者已声称将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可以说,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普遍采用,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又是曲折的。长期以来,美国对IAS持消极态度,并想掌握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主导权。九十年代前,美国一直坚持要求所有外国公司如果要到美国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就必须按照美国的会计标准,即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不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20世纪九十年代后,美国产业界对美国SEC的做法提出了意见,因为一些国际主要证券市场如伦敦证券交易所已开始采用IAS,而与此同时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希望在美国上市,却由于美国会计标准的复杂性,需要做大量的报表调整工作,而增加了筹资成本,因而美国资本市场的跨国融资能力受到了影响。同时,欧盟对IFRS的广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FASB重新审视它与IASB的合作关系。现在的FASB更为关心如何加强与IASB的协调、合作,消除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与IFRS之间的不必要差异。■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35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