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78期/财政税务/正文

发布时间

2005/8/1

作者

□文/乔征红

浏览次数

4022 次

加强财源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临沂市财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市财政经济运行中也面临财政增收潜力不足、支出压力加大、县乡财政困难等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在财政与经济的结合,即财源建设上下功夫,以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健康增长为目标,由政府采取政策扶持、工作支持和改善服务等措施,扩大财源总量,推动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更新财源建设思路,明确财源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创新财源建设机制,做好生财、聚财、用财文章,不断提高全市的综合财政经济实力。
  一、财政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的财源建设新思路,并按照“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大小看贡献、贡献大小看上交”的指导思想,以财源建设引导经济发展,促进了财政与经济的共同增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奋战三年过千亿、打好基础翻三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财政要承担起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支持改革、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等历史重任,为此,要及时更新和调整财源建设思路,为财源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财源建设的新飞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立足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生财、聚财、用财并举,进一步拓宽财源建设的思路,全面壮大财政经济实力,努力提高财源建设质量,形成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促进我市财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财源建设要把握的几个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也是财源建设的基础和保证,要把支持、服务于经济发展始终作为财源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夯实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促进结构调整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财源建设质量和档次的关键因素来抓,通过扶持高科技产业、实施高科技项目、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等措施,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财源增长机制的市场化;坚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民营经济作为今后重要的财源重点培植,使其逐步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我市的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发挥好,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建设好特色财源;坚持搞好县乡财源建设,把其作为整个财源建设的重点,通过体制调整、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强县乡自我发展能力。
  二、财源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经济发展是财政增长的基础,今后财源建设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实施的五大战略(城市化、商贸促动、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的三个亮点(外经外贸、民营经济、高新技术)和三个增加(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一)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巩固农村基础财源。临沂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种养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来自农业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3%以上,农村税费改革后,所占比重将达到27%以上,农业财源建设对增强财政收入后劲的影响越来越大。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农业特色生产,重点发展名、优、特、新产品,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效。一是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压缩普通粮食生产,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压缩一般经济作物种植,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立足临沂市农、林、牧、渔等资源优势,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殖率。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重点解决好龙头企业的培植壮大、产业链的拉长、组织体系的创新等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扶植发展一批蔬菜、畜牧、果品、花生等加工出口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我市发展市场化和外向型农业的“火车头”。四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加大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强化农民的科技意识,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五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二)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壮大工业主导财源。随着所得税和营业税改革的深入,工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更加明显,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是实现财政经济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抓住当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争取多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把临沂市建成出口加工基地。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大发展,没有大发展就没有大财源。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以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骨干行业改造为重点,突出抓好共性共建技术的应用,培育出一批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增强我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植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现代制造业。从临沂市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大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努力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现代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财税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增强活力,扩大规模,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地方财源建设。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财政增收的突破口。传统第三产业是临沂市的特色和优势,对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仍难以适应经济增长、就业扩大、财政增收的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必须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高度重视发展社区服务业和现代金融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
  (四)抓好个体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兴财源。个体私营经济是临沂市经济的新生力量,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突破,提高个体私营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外向型经济发展要适应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新形势,认真落实好中央出台的促进外贸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深化外贸企业改革,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是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完善配套功能,充分发挥其体制优势、政策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其尽快成为市级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要积极创造条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搞好产学研联合,突出抓好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三大技术领域,培植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以此带动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强化财税管理,开阔理财视野,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要加快构筑国有资产运营机制,严格及时收缴国有资产经营中国有股股利及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积极支持各部门利用现有资产对外出租和提供有偿服务,收取的资金和服务收入,统一纳入财政专户。加快城市经营步伐,对一部分原来国有投资形成的市政公用设施,通过产权转让、拍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盘活有形资产,增加财政收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高度垄断一级市场,开放二级市场,加大土地招标、拍卖、出售、租赁、入股的力度,将土地增值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对于各项非税收入,都要按政策、规定应收尽收,该纳入预算的要全部纳入,暂时不能纳入的,也必须进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72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