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从当前看,农村教育总的形势是好的。然而,农村教育从整体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教育正受到传统观念及市场经济体制负面效应的双重困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体制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村教育的关键问题。解决我国农村教育还需要继续突破体制性的障碍,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提出了农村教育由人民办转变为农村教育政府办,但是“以县为主”的拨款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中西部地区和部分贫困县的经费短缺问题,特别是涉及教育经费的各类实际问题。在经费拨款方面,应该简化手续,降低管理成本。体制上因条、块分割形成的纵向和横向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可见,教育问题不应当只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个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将教育、经济、社会与文化紧密结合,进一步突破体制性障碍。当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领导,教育管理者、经营者、实施者,以及民众的思想,为实现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只有学校教育方面的政策倾斜还不能完全的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还需要政府其他相关政策的支持。如发展农村教育应与扶贫工程、科学卫生、移风易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相结合,在发展中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此外,政府还要强化法律建设和监督,真正落实政府的责任,甚至要修改义务教育法。
二、农村教育应该向多元化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应当转变以往的政府办学思想,在强调为“三农”服务的同时,还应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要考虑“升学有望”,还应做到“致富有路”。要努力探讨农村教育的新需求、新模式、新趋势、新问题和新的管理体制。在保证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培训任务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任务,把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当作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或建设“学习型农村”的关键。我们现有的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路还存在问题,还在许多方面跳不出“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子女对现行教育信心不足,找不到适合自身的学习与教育模式。如在培养学生向城市转移方面和回乡参与建设等方面,现有的课程和学习安排都做得不够理想,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缺少多方面的受教育选择。
三、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解决农村教育的出路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愈演愈烈、持续升温。随着这一现象的发展,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这一问题不解决好,不仅会影响城市社会的安定,也必然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此,国家和各“流入地”政府应当给农民工子女以“国民待遇”,淡化城乡界限,营造良好环境。在大城市对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校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同时要做好监督、扶持和过渡性的工作及相关的政策建设。
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城乡教育质量存在严重的差异性,教学质量低下影响农村学生的求学积极性,学习障碍成为学生失学、辍学的又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普及义务教育偏重数量和硬件,忽略质量和软件建设,一些地方的“普九”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和房屋设备建设方面,而在管理、教师培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却比较薄弱。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加强对农村师资的培训,而在现阶段我国对于农村师资培训方面严重缺乏经费的保障和支持。
五、对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端正认识。2007年我国要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而贫困农村地区则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地方政府的盲目跟进,出现浮夸的现象,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同时还应探讨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特点和因地制宜的问题等,以及普及义务教育的标准,做好义务教育的监控。要端正认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不是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是在为本地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是地方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六、注重义务教育民间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在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中,要注意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使义务教育的投资呈现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情景,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办教育的经费负担,同时还可以给教育界带来活力和竞争的气氛。开发民间资本,既要在政策上积极扶持,还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管和引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农村教育特点和需求的民办教育道路。目前在浙江、广东的一些地区,民办教育已经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在政策导向方面有了较好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现有的条件和情况下,民办教育这条腿不能太弱了。
七、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及对“普九”的影响。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成人和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费缺乏、形式单一、政策不利、目标不明、与农村实际情况有差距等,难以真正吸引农村人口的学习需求。在贫困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成人与职业教育有弱化的趋势,农村的成人与职业教育除了要考虑为“三农”服务外,还要考虑到农村未来的城镇化转型以及农村产业调整,服务于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顺利转移和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等。因此,要将农村成人和职业教育当作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接口,也要将其视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