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一、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状况
1、在贸易品种方面,中国农产品贸易品种的总格局。畜产品、水产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是主要的进口产品。但粮食贸易波动较大,总趋势是进口大于出口,棉花、食用植物油则从1998年开始由出口转为进口;初级农产品出口减少而加工产品出口增加,高价值农产品进口增加。
2、从进出口市场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1998年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依次为日本、香港、美国、俄罗斯,近年来还开拓了韩国市场。而进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依次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1996年我国棉花进口的63.7%、大豆进口的79%、食用植物油籽进口的76.4%来自美国,进口羊毛的60.4%来自澳大利亚。
3、从价格上看,中国国内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大致的情况是:大米高出50%,小麦高出10%,玉米高出60%,大豆高出40%,食用植物油高出50%。目前,中国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7%,牛肉低84%,羊肉低54%。
二、我国在农产品方面的承诺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农产品贸易的谈判主要是与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之间进行,中美两国签署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影响最大。这份“协议”可以被看做中国在农产品方面所做承诺的“极限”。
1、关税减让。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将农产品平均关税降至15.8%,水产品降至14.3%。按乌拉圭回合协议的要求,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要在2004年前完成关税减让。
2、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实行关税配额的进口量要明显高于目前的进口量,而且进口配额要逐年增加;进口配额要尽可能用完;要保证私人进口商参与进口,即在一开始就分给其一定份额,并且在年末要将国有进口企业未用完的配额重新分配给他们。对其他农产品如羊毛、糖料、棕榈油和菜籽油也实行关税配额。
3、中国不再给予农产品出口补贴。
4、开放小麦、粟米、稻米及棉花进口,取消豆油国营贸易的专营权。
三、中国农业的优势及劣势
从价格分析,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及劣势呈现出以下格局:
1、主要粮食作物已没有价格优势。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使粮食作物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已经丧失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2、棉花也将丧失贸易竞争优势。由于我国种棉花比种粮食投入多,国内棉花价格竞争优势正在丧失。
3、油料生产具有一定的贸易竞争优势。但受到制油业生产经营落后的制约,成本高,成品油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因此,我国目前只有油料生产的竞争优势,没有制油业的竞争优势。
4、糖料生产具有竞争优势。我国具有甘蔗、甜菜生产的自然和经济优势,而食糖加工工艺落后,成本高,品质差,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比较优势。
5、羊毛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我国在羊毛生产、价格和质量上均无竞争优势。入世后,对我国羊毛生产和畜牧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6、奶业缺乏竞争优势。奶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目前牛奶的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工成本高,入世后国产奶制品的竞争力会有所下降。
7、水果生产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对水果价格的放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使我国水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水果生产大国,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优势,为今后扩大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8、水产品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渔业大国,在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上都具有竞争优势。
9、肉类生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畜牧业中,各种肉类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包括肉牛、鸡肉、猪肉在价格上比国际市场低很多。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调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小麦和玉米受到的影响最大。应适度减少生产,并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加强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竞争能力。同时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出口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以便扩大优势产品的出口。按比较优势原则,除粮食外,今后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点是:
1、大力发展具有较高竞争优势和较大出口市场的牛肉、羊肉、猪肉、禽肉等肉类产品。
2、大力发展价格竞争优势明显,且国际市场潜力很大的苹果、梨等水果类产品。
3、大力发展花生、芝麻等油料类产品,提高加工水平。
4、大力发展甜菜、甘蔗等糖料类产品,提高制糖业技术水平。
5、大力发展水产品。
总之,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必然的。
(龚全意 余永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