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1期/宏观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5/8/31

作者

□文/徐文华 叶 剑

浏览次数

2754 次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背离但不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研究,其研究内容的核心是对产权、度量和实施的交易成本,以及不完全信息的强调。通过吸收来自法学、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营养,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充满生命力的经济学流派。
  一、主题与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含混的术语,与其说是一个明确的学派,倒不如说是一个根植于现存经济理论和学说的特定共识集合,因为这样才能被主流经济学接受。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法律、政治、历史等,那些被贴上“新制度主义者”标签的学者一般集中于四个研究领域:交易费用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的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新制度经济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对经济绩效有重要的影响。第二,运用一些在新古典传统中发展出来的严密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同时认识到另外的方法也许对于更好地理解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帮助的,这样制度才能够被更好地分析。第三,强调理论和经验分析应该互相交融和随着时间一起发展。第四,强调学科间的研究能对理解制度的作用和它们怎样影响经济行为和绩效作出重要贡献。来自历史、法律、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和其它相关学科的贡献在推进我们对制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政策的后果的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五,和技术的变化、革新的扩散以及制度对两者的影响相联系的更长期的动态考虑应该在经济分析中起着更重要的中心作用。第六,我们对制度的理解应该足够丰富到允许我们把经济理论和经验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政治的装置: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实施方式不同的国家;在文化、宗教、伦理、部族和家庭等方面具有不同传统的国家。制度分析寻求理解在政策制定、实施和经济绩效中政治制度和政府的作用,但它本身没有一个政治的议程。
  二、框架及最新进展
  最有用的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分析框架是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来的。威廉姆森的框架把制度的分析分为四个相关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嵌入性的社会基本制度,是制度层级的最高层次。这一层级制度包括非正式制度、习俗、传统、伦理和社会规范、宗教以及语言和认知的一些方面,它们为社会的制度提供基本的环境;第二层次是指基本的制度环境。这一层级制度包括基本的制度环境或者被威廉姆森称之为的“博弈的正式规则”,它具体包括:详细规定的制度、政治体制和基本的人权;产权及其分配;保证政治权、人权、产权、货币、基本的金融制度、政府征税的权力等得到实行的法律、法院和相关制度;管制移民、贸易和对外投资规则的法律和制度;推动在基础制度环境里发生变革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机制。在一个动态均衡的社会里,一组给定的这个层次的基本制度将会和社会的嵌入制度在任何特定的时点上保持兼容;第三层次是指治理的制度。这一层级制度包括被威廉姆森称之为的“博弈的玩法”。给定基本的制度环境,人们将参照制度(治理)的安排作出选择,通过这种安排,给定了基本的制度环境的属性后经济关系将得到治理。在这个层次里的制度具体包括:通过它个人交易商品和服务并且劳动得到定义的制度的基本结构特性(如竞争性的市场);合约和交易关系的结构、商业企业的垂直和水平的结构以及内部调节的交易和市场调节的交易之间的边界;公司治理以及支持私人投资和信用的金融制度等。治理安排的选择在任何时点上都受基本的制度环境和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条件(如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很大;第四层次是指短期资源分配(新古典经济学)。这一层次的制度是指给定在其它三个层次的制度定义的制度后经济的每天运行。价格、工资、成本、买和卖的数量在这里作为垄断、寡头和其它新古典不完全市场的后果被得到决定。
  根据威廉姆森的制度分析框架,在过去二十年里新制度经济学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有三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是,在不同层次的制度装置中,产权的定义、配置和实施、产权怎样影响经济绩效,以及反过来产权的作用怎样受经济绩效和社会的、文化的、基本的制度环境的影响。这里谈到的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诸如“很好地发挥作用的市场需要可信的产权”这样的相当普通的观点,已经深入到探索更基础性的问题,例如产权怎样形成、意味着什么、怎样得到实施、这些权利怎样被限制以及在不同的制度装置下怎样进行调整。从历史角度的、跨国家的、跨文化的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是富有成果的,尤其是在形成一个对产权及其效应的更完整的理解方面。
  第二个领域是,在理解垂直一体化、或者制定购买决策、以及为商业交易所进行的比较治理安排中的相关问题等方面。实际上,不管从理论的还是经验的角度来看,也许没有其它的有关治理的制度被如此广泛地探讨。目前在垂直一体化方面的问题将会得到更细致的讨论。在关系契约、契约实施机制和混合形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从理论和经验分析两个角度都取得了非常令人心动的进展。
  第三个领域是实证的政治经济。在这儿重要的研究工作包括基本的制度环境和治理的制度两方面的探讨。从基本的制度环境的视角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个对政府制度——广义上包括选举规则、立法、执法和法律制度——怎样能够影响经济行为和绩效,并且反过来经济行为和绩效怎样能够影响政府制度的更好的理解。从治理制度的角度我们对政府结构和支持性的制度怎样逐渐反应于与纯粹民主相关联的不稳定性和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以及在决定政府行为和政治制度中利益集团的关键作用有了很多了解。关于结构、行为和规制的代理机构以及支持性的制度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发展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尽管有许多成功,但仍有大量未完成的事业——理论的精炼、扩展、新的应用及更多好想法、更多经验性的检验、更充分的形式化理论需要去做。新制度经济学要具有更强的解释力,避免依附和脱离主流经济学的双重困扰,就必须更贴近真实的世界,重回历史,在方法论上进行改进,充分吸收行为科学等其它学科的最新成果,更多的是从案例分析中去寻找结论,在边际上求发展。
  1、更多地从历史和案例分析中去寻求理论的支撑。虽然制度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其给予人们的印象仍是擅长理论分析而缺乏经验研究。目前,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的理论工具还处于形成期,关于制度变迁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非正式制度的演进等还理解得不透彻,这有赖于挖掘更多更“好”的案例素材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制度有历史的规定性,因此对历史背景敏感是必要的,诺斯有句明言:历史是有意义的,熊彼特也曾指出,“经济史是经济学良好训练的根本所在”。可见,抛开历史的纯理论和技术分析是没有前途的。
  2、加强和行为经济学的融合。经济分析的解释力强弱和其对人的行为的假定有密切的关系。行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而人们行为的某种形式的加总就形成了制度,因此,借鉴行为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可以大大增加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力。新制度经济学可以以演化心理学为基础,假定行为人的主观意识和策略行为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构建演化心理学决策模型,从而增加对作为一种博弈规则的制度变迁的理解;或者通过构建一种涵盖了机会主义行为的效用函数,引入博弈论,建立有限理性下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各种现象背后的制度意蕴。
  3、借鉴演化博弈学派的分析方法,加强对制度的动态分析。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将制度定义为一种博弈规则,但是却难以解释博弈规则的内生问题,只能穷究于政治过程乃至于意识形态、文化等外生因素,从而不能在终极上回答制度的起源问题。而演化博弈学派将制度定义为一种博弈均衡,认为博弈规则是参与人的主观意识和行为策略一致时自发演化的结果,这就有效地解释了制度的起源问题,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存在多样化的制度。以价格理论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借鉴演化博弈学派的分析方法,新制度经济学可以更好地在一个动态的框架下解释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多重均衡性以及不同制度之间的互补。
  四、几个优先研究的课题
  以下五个领域可以被看成是制度经济学的前沿问题,需要花力气研究。第一,新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能够相互渗透和交融,制度经济学能不能统一社会科学;第二,互惠制度的形成。互惠制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它和诚信有什么关系?第三,演化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运用问题;第四,国家理论;最后,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及互动问题。■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838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