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私人养老金计划(或者叫企业养老金计划,在我国称之为企业年金),是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作为企业对职工的一项福利保障,补充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水平的不足,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一、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的会计核算模式
按照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可以分为收益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收益确定型模式,简称DB模式,是指企业年金计划的发起人(雇主)向计划的参与人作出承诺,承诺其得到按照某种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在退休后一次或按年获得养老金收益的保险方式。在DB计划中,计算养老金收益的方法有多种:如按照退休前1年的工资总额(或者退休前5年平均工资总额)乘上一个替代系数,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退休后每年的养老金领取额,实际上是一种与收入相关的计算企业年金领取额的方法;也可以规定养老金的领取额与雇员为企业服务的年限、退休前收入(1年或多年的平均数)相挂钩。
例如,某个DB计划规定,雇员退休后可享受退休前1年工资的40%的退休金,如雇员退休前1年的工资是150000元,则该雇员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为150000×40%=60000元。又例如,某个DB计划规定:雇员在企业中服务满10年,可以享受退休前5年平均工资的30%的退休金收益,服务期每增加一年再增加1%,某员工在这家公司工作20年,退休前5年的平均工资是150000元,服务年限为20年,则该雇员可领取的退休金=150000×[30%+(20-10)×1%]=60000元/年。缴费确定型模式,简称DC模式是,是指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与者定期或不定期的向计划缴纳确定数额的费用,根据所缴费用的数额及其投资收益确定养老金收益的保险方式。美国最流行的401(k)计划就属于这种模式。
二、DC计划与DB计划的交替发展
1978年税收法案承认特定类型的缴费确定型(DC)计划,允许雇员把一部分税前工资延期安排到养老金计划。在8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缴费确定型计划的类型之一的401(K)计划的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了它在私人养老金系统的绝对优势,覆盖了养老金系统所覆盖的员工的70%。在过去的20多年里,401(K)计划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覆盖面迅速增大,参与收益确定型(DB)计划养老金的工作者已经处于很低的比率而且在持续下降。1998年参与DB计划的比率已经由1978年的84%下降到了44%。由于大量的中小型计划的中止,以及持有DB计划的大型制造企业的养老金增长性的缺乏,再加上极低的新DB计划信息,DB计划的覆盖率大大降低。随着私人养老金系统从收益确定型计划向401(K)型设定提存计划的转换的完成,资金来源已经从雇主向参与者转化,1999年私人养老金计划的雇员支出第一次超过了全部雇主支出。随着雇员对退休金收益支出负担的加重,雇员也加强了对他们的DC计划账户投资的控制。大约70%的401(K)计划参与者指挥着自身账户资产的投资,另有17%能够控制自身账户资产的一部分投资。
而DB计划仍然几乎完全由雇主出资,近几年已经从传统的DB计划向现金余额计划转换,现金余额计划与DC计划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它是一个具有设定提存计划的某些典型特点的设定收益计划。1999年大约有1300个现金余额计划,但数量上仅占所有的DB计划的3%现金余额计划,在规模上趋向于超过平均值,覆盖了所有DB计划参与者的15%,掌握了所有DB资产的20%。
数十年从DB计划向DC计划的转变持续到1999年,仅1999年当年,DB计划的数量就减少了6000个,而DC计划却增加了9000个,私人养老金计划资产增加了10%,从1998年的4.0兆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超过4.4兆美元。DB计划资产增加了6%,达到2.1兆美元,而DC计划资产增加了13%,达到约2.4兆美元。1999年养老金计划的提存上升了7%,达到2158亿美元,DB计划提存下降了14%,为300亿美元,而DC计划提存上升了11%,为1859亿美元。2001年通过的《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将401(k)计划的特点与ROTH IRA计划的特点相结合,股利雇员以税后收入进行储蓄。近年来,美国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和养老金工具——KSOP,它是将401(k)计划与ESOPs计划结合在一起。
总之,在美国,从总体上看,DB计划向DC计划的转变已经势不可挡,但是原有的DB计划掌握的资产仍然不可忽视,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三、美国养老金会计的一般原则
现行的规范美国私人养老金会计的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第87号公告——“雇主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第88号公告——“雇主对确定受益制计划的结算、削减以及终止的会计处理”和第132号公告——“雇主对养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福利的披露”,覆盖了养老金成本的计量、负债的报告以及财务披露的各个方面,分别对确定受益制和确定提存制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以及其他一些养老金会计问题进行了规范。
养老金会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预计性,并主要通过复杂的精算工作来完成这种预计。通常,精算工作是由精算师来完成的,精算师根据合理的精算假设,如职工工资增长率、职工退职率、职工死亡率、基金资产报酬率等,精算出企业退休金成本的各种给付义务,最后,提出精算报告。企业会计人员根据精算报告编制退休金工作底稿,再根据工作底稿编制会计分录,进行会计处理。
FASB第87号公告阐明了养老金会计的三个一般原则,即递延确认、净额反映、互相抵消。递延确认是指对某些与退休金相关的事项进行递延确认,由于企业的私人养老金负债和基金资产经常发生变动,为了避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太大的冲击,因而这些变动并不在发生的年度一次确认,而是以系统的方法分期摊销;净额反映是指养老金成本的各个项目汇总成一个金额进行反映,这些项目包括,当期服务成本、利息成本、未确认前期服务成本摊销额、未确认精算利得(损失)的摊销额、计划资产的预期收益;互相抵消是指养老金的基金资产与企业所确认的负债相互抵销,在财务报表中以净额进行反映,即如果超额提拔则为养老金资产,提拔不足则为养老金负债,以净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而并不是分别反映养老金资产与负债。
四、美国私人养老金会计面临的问题
收益确定型养老金计划退出,对现金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个别公司,甚至影响了财务的稳固。但是,即使是企业的养老金资产已经在逐渐减少,公司的收益确定型计划的主办人仍然继续报告了罕有的养老金低成本,因为按照养老金会计规则,养老金盈利并没有下降很多。养老金会计的复杂性模糊了财务报告的透明性,干扰了投资者正确的做出评估,因为报告的养老金盈利和养老金资源将影响到股票的估价。
发起收益确定型养老金计划的公司在利润表中确认养老金的成本,但并不记录作为费用的养老金计划的现金支出。而FASB要求发起的公司把所谓的净定期养老金成本(NPPC)记入利润表中。NPPC等于养老金计划每年自然产生的成本减去计划资产的预期收益,每年自然产生的成本包括服务成本、利息成本和其他成本。第一要素,服务成本是指财政年度中雇员赢得的养老金收益的当前价值,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延期补偿。第二要素利息成本,是指雇员向获得养老金年度过渡期间,即雇员在职期间,出现的养老金资产的收益义务。第三要素其他成本,它的产生与养老金覆盖率的变化、计划的修改或者精算假设的改变等有关。
在计算NPPC时,计划资产的预期回报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计划资产预期回报值决定于计划资产回报的期望比率与计划资产的市场价值的乘积。回报的期望比率决定于发起公司,根据FASB的87号准则,它应该以计划资产预期的长期回报率为基础。预期回报率是一个假设,它与现实回报率明显可以分离。也就是说,如果养老金计划假设了10%的回报率,但是事实上,资产价值产生了损失,NPPC仍然使用假设的10%的收益进行计算。在决定计划资产的市场价值上,计划资产并不立即与市场挂钩,计划资产市场价值的改变被分化到五年以上的时间里。因此,在计划资产会计价值的计算上,一个时期的盈余与损失的影响也就分化到了五年以上的时间里。
计算NPPC的会计规则,被设计用于在报告公司所得时平滑收益确定型计划成本的变化。如果没有平滑利润的影响,而使用养老金资产的现实回报率和资产的市场价值,在股票市场繁荣期间,将会使得养老金成本下降和报告所得上升。因此,通过降低养老金成本的不稳定性报告所得,在股票市场下滑的现实情况下,这种平滑机制已经对公司所得产生了最显著的影响,随着养老金资产价值的显著损失,使用真实的养老金所得会导致更高的养老金成本,那会对已经在降低的企业所得受到更加消极的影响。平滑机制为养老金所得的急速下降奠定了基础,降低了养老金成本,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报告所得。是什么影响了养老基金所得和以公司股票的估价为基础的成本的会计处理,这一点并不清晰。不过,根据FASB会计准则的规定,养老金计划资产的真实经济价值是在发起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的,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里,投资者应该能够完全领会发起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且恰当的折算他们的报告所得。也就是说,理论上,并不是在利润表上折算的平滑的养老金所得和损失,养老基金对发起公司股东的价值应该反映基金实际收益下的养老金计划资产净额。但是,有证据表明由于养老金成本计量的复杂性,以及将养老金净资产价值放到附注中披露,已经危及了财务透明度,导致了错误的估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