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14期/实践与思考/正文

发布时间

2002/1/26

作者

-

浏览次数

1770 次

改革产权制度促进体制创新
   
  一、坚持合作制原则,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体制问题的核心是产权问题,产权决定体制。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供销合作社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新体制,真正实现民有、民管、民享,实现与国际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接轨。
  (一)社企分开,转换职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新构建社属企业。各级供销社应当尽快理顺出资者和经营者的关系,明确两者的权利和义务。
    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对社属企业进行有限责任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相互制约机制的组织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法人实体。产权关系理顺后,各级供销社理事会行使出资者职能,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有效地保全社有资产。
  (二)开放办社,转轨变型,按照合作制原则构建合作经济组织。实践证明,开放办社,举办各类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基层社体制创新的必由之路。开放办社的前提是明晰产权关系,按照合作社原则规范运作,采取“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户+其他经经济成份”的基本模式,以基层社为基础,以产权为纽带,打破系统、行业、区域界限,在社会范围内组建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如荣成市龙须岛供销社,开放办社,组建了大洋渔业公司渔业联合服务社,吸引180多户渔民入股,使这个企业成为资产达3000余万元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渔业专业合作社,壮大了基层社实力,促进了当地渔业生产。2000年该专业社完成服务额达2000余万元,完成渔业产值8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余万元。
  二、坚持供销社服务宗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为“三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宗旨和使命,只有不断地提高为农服务质量,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程。因此,必须坚持为农服务这个宗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一)战略定位,倾斜“三农”,实施资产优化配置。目前,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的实力薄弱。一是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辐射功能不强。二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在搞初加工,经济效益低少。三是部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尚未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供销社的发展,因此,实施体制创新,必须同时搞好发展战略定位,从领导上、政策上、措施上、资源配置上等诸多方面向“三农”倾斜,着力培植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市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收缩战线,握紧拳头,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供销社战线拉得太长,而且直接影响了整体发展。供销社要实行改革,必须“以质取胜”,按照经济区域重新构建中心社,将优良资产向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集中,形成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中心社要依据自身实力和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特点,搞好总体发展规划,选择一、二个效益高、成长性好的项目,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以基层社为基础,组织协调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供销社的整体竞争优势。如荣成市供销社以副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成立了花生专业合作社,在该市5处乡镇吸引2000余户农民入社,建立了7000亩绿色花生食品生产基地,有效地开拓了国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该社销售额达1680万元,实现利税368万元,入社农户户均增收620元。该市副食品有限公司绿色花生食品出口创汇391万美元。
  二、坚持市场经济导向,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供销社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经营机制、经营模式,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一)发挥优势,缔结网络、延伸市场经营渠道。目前供销社网络结构松散,渠道不畅,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各扫门前雪的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网络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各级供销社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当以产权为纽带,缔结新型经营网络。以县联社为基础,组织协调社属企业与基层社建立网络,大力开展连锁经营、配送经营、总代理、总经销业务,形成竞争优势,然后再逐级延伸网络,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优势互补的供销社网络体系。以此迅速扩大供销社的经营规模,增加经济效益。
  (二)打破传统,立体创新,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深化供销社产权制度改革,要结合经营创新同步进行,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资产重组的同时,开发一些种植、养殖、加工、房地产、旅游、服务等项目,以便为供销社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经营空间。
  (三)招商引资,扩大联合,创造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当前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对外联合与合作,引进资金、先进设备、市场,是迅速扭转不利局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各级供销社应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引资,嫁接改造社属企业,开辟新的生产经营项目,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使之成为带动合作经济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在联合与合作中达到“双赢”的目的。(李大伟)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082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