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2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5/10/5

作者

□文/宋淑琴 王新威

浏览次数

2720 次

建立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在获取经济资源的同时,也在承受市场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各种交易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效地规避、防范和控制风险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是预防风险的有力手段。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并及时发现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在危机到来之前能迅速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阻止危机的发生。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概念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一般说来,财务预警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信息收集。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预警。
  2、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而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企业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让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3、诊断功能。诊断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4、预控功能。不少企业的财务结构弹性不足,结构脆弱,对企业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刚性约束力,如过度负债经营,自有资本比重过低,对银根的扩张和收缩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太大等。这些企业不仅极易陷入困境,而且其结构的调整难度大,没有回旋余地。只能通过财务预警分析,对企业财务结构等重要问题进行测算,促使企业保持合理的筹资、投资弹性,防止财务结构严重失衡,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
  5、矫正功能。根据监测、诊断的结果,对症下药,使陷入危机的企业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上来,是企业财务预警分析的一个重要功能。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框架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1、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些资料包括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相关市场、行业数据,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内部财务信息,还包括外部相关信息。最为关键的是,系统信息要不断刷新,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相关信息。
  2、财务预警组织机构。为使财务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预警组织机构。该机构成员由企业经营者及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并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该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独立开展工作,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对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在建立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时,需要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确保财务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财务风险分析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财务风险分析一般有两个要素:预警指标和扳机点。预警指标是用于预测财务危机的财务指标,也就是能够有效识别财务状况恶化迹象的财务指标;扳机点是指控制预警指标的临界点,一旦测评财务指标超过临界点,应急计划则应随之启动。
  4、财务风险处理机制。财务风险处理机制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应该采用何种手段去规避,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补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
  三、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在互联网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今天,企业财务控制已有了良好的控制基础,并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财务管理时代。可以说,互联网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体制的保证,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因此也就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财务预警系统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信息管理。财务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要建立信息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信息专业人员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协调好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财务预警系统应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个子系统对各种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信息记录真实、披露及时等内容。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核心是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网络作为企业财务控制的有效技术,是需要有一定的财务体制作保障的。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是企业财务体制的核心。因为只有在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存在的条件下,企业内部财务活动及企业与外部的财务交往,才能控制在企业管理者手中,防止资金多头流出流入,使网络对企业资金流动失去控制。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通过网络将企业财务活动牢牢地控制住,而且由于网络使企业财务活动在管理者中公开化,从而也可以解决企业内部财务“蛀虫”的问题。
  4、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网络虽然是财务管理的有效技术,可以有效反映财务运行过程,但网络无法对财务活动产生约束力,形成财务活动的自我约束。财务的自我约束来自于财务预算,只有把财务预算作为约束指标输入到财务网络中,财务网络才能实行自我控制。因此,财务预算是财务网络管理的中心环节,是财务网络运转的灵魂。只有把预算作为约束指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单位,并使网络将分解指标作为硬约束,才能最终使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地运行。
  5、实行财务预警权高度集中。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任何经营主体都应该具有高度独立的经营权,与此适应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财务权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并使其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但是,经营主体的独立经营权和财务权,并不排斥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所谓财务预警权,就是指任何经营主体的财务活动都应该通过互联网随时反映到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必须真实地掌握财务活动的信息;最高管理层和决策层一般不干预各经营主体的正常财务活动,但必须完全掌握财务活动的状况,在各经营主体财务活动出现偏差时,对各经营主体进行预报和警告,以便随时保证财务活动的规范运行。放权不等于放手不管,放权与集权是对立统一的,越放权,就越需要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87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