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依然不少,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程度严重。为骗取上市资格,“包装上市”的现象屡见不鲜,上市招股说明书的盈利预测数和利润实现数相差甚远,上市第一年就亏损也不罕见;披露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甚至虚构利润,误导投资者。“琼民源”、“大庆联谊”、“红光股份”等恶性造假事件屡屡曝光,“银广夏”骗局的揭露更是给证券界、会计界带来巨大的震动,给广大股民带来巨大损失,也使上市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
2、信息披露不充分。表现为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对一些重大事件不予披露。如深发展1996年3月至1997年4月间,动用3.11亿元直接炒作本公司股票;佛山照明在1995年5月至1996年11月间,违规贷款6.3亿元给银行和证券公司。
3、信息披露不及时。根据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知情的事件时,应及时公告披露。但仍有不少公司违反规定,不在第一时间及时披露。如“漯河银鸽”委托理财,买入“银广夏”股票,投资损失上亿元未及时披露;“三九医药”被母公司侵占大量募集资金,也未披露。
4、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开或隐形占用配股资金,风险揭示不明。由于改制不彻底,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就不足为怪了。猴王集团掏空猴王股份有限公司、“三九医药”大股东占用其配股资金超过25亿元,在上市公司中可谓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实际上,控股股东挤占挪用的资金往往因为投资失策或变成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不能按期归还或归还时大打折扣,往往形成上市公司的一笔长期应收账项,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法则制定滞后,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一些会计政策法规的制定落后于实务,对于新业务的会计处理缺乏规范,最明显的是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及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处理缺乏明确的规范,随意性很大,成为一些公司调节收入、操纵利润的途径。当然,随着《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具体会计准则的相继出台,此类现象将会越来越少。
2、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没有履行其应有的职责。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和眼前利益,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得履行职责。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还为虎作伥,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不单不揭露,还通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手段,为作假者服务。这种做法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
3、缺乏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善引发的信息披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股独大”现状难以保障公司信息披露兼顾各方相关者利益,而是满足、体现大股东的意志,监事会形同虚设;2“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得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博弈失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内部审计走形式,公司缺乏或不执行内部信息管理制度,公司内部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性”;3弱型效率的资本市场减弱了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即所有公开可获得信息不能立即、无偏见地为所有投资者获悉,或者是投资者没有能对公开可获得信息立即、无偏见地作出反应,从而不能使股价作出正确反应,进而无法正确体现上市公司治理的好坏。
4、公司自身因素。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树立良好形象,通过提高业绩来提升股价,便于公司再融资,实现高价配股或增发,达到圈钱目的;一些特别处理的公司为免于摘牌,也想方设法提升业绩;另外,上市公司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现象屡见不鲜,公司董事会随意决策披露会计信息,甚至出现为了配合庄家的炒作,不时发布有关信息,制造各种题材。最典型事例就是2000年当网络股成了市场热点后,一些上市公司纷纷触网,发布公告投资网络公司;当热点消失后,这些投资事项却不了了之,公司也未作任何解释。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强制公开披露。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对虚假信息披露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一是在证监会下设置专门调查、处罚机构,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调查、处罚程序和措施;二是建立对上市公司年报的抽查复审制度,并定期公布抽查复审结果;三是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审计署及中注协,以年检的形式对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抽查和监管,并对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采取惩罚措施;四是对上市公司更换或聘用会计师事务所事项实行备案制。
2、增加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具体而言,披露非财务信息的内容包括:经营业绩指标、公司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这些信息是投资者制定经济决策时越来越需要关注的信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极少披露甚至不披露非财务信息,与证券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对投资者而言,披露非财务信息,弥补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上市公司本身而言,披露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可见,上市公司应该披露非财务信息,我国也应制定与非财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规,以规范该信息的披露行为。
3、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有助于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者出于私利而干预正常的会计过程的行为,有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企业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持其原有的公司股东并能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素质的培养,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会计信息,以维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利益。
4、增加不确定性信息内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比较单调,且证券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不确定事项又多,而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却没有披露这些信息,财政部及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对这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但是,近年来有的专家学者已在研究不确定性会计,并提出了一些见解。提供不确定性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者都非常重要。不确定性信息反映的上市公司不确定性事项包括:低度不确定性事项,中度不确定性事项和高度不确定性事项。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提供不确定性信息,将不确定性信息或者加上低度的不确定性信息放在一起,中度的和高度的不确定性信息放在一起,这样就会形成几张会计报表,通过这样的几张报表对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判断和评价会更加准确。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介机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控制,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注册会计师数量较少,执业质量和执业道德不高,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整顿注册会计师队伍,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和道德水平。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督,必须采取以下有力措施:一是要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的进程,促使事务所尽快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大力增强其独立性,并提高其防范风险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二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特别是执业道德教育,以促使注册会计师尽快提高执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