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2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5/10/5

作者

□文/姜 平

浏览次数

3872 次

内部审计的职能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化改造。建立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产或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权利、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独立分设,权责利关系明确,各司其职,互相制约,协调运转。而这些制度能否实现正常运转,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及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关键在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现代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搞好内部审计工作意义非常深远。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既不同于我国计划体制下的内部审计,也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理论问题。本文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理论就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了探讨。
  一、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指以财经法规和制度为评价依据,对被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评价,以便衡量确定其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有效,检查被审查对象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追究或解除其所负经济责任,从而督促被审查单位纠错防弊,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经济评价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要在履行经济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是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发展的,在西方企业中,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企业、跨国公司,都自觉自愿地设置了内部审计,并对其工作条件、人员素质予以高度重视。西方人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审核经营业务的独立评价活动,它是一种管理控制,其作用是衡量评价其它控制的有效性”。大型企业离开了内部审计,最高行政领导人对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企业既定方针、计划、程序的执行程度就难以知晓,就成了聋子瞎子。内部审计协会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责任书》也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计量和评价其它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控制”。
  三、内部审计不具有经济鉴证职能
  所谓鉴证,是指鉴定和证明。鉴证最大的特点是由当事人以外的独立的第三者履行。因为独立的第三者,既与审计事项的委托人没有利害关系,也与被审事项的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这样的鉴证工作才具有客观公正性,鉴证结果才能使人信赖。而内部审计机构从企业这个主体来讲,并非第三者,它作出的鉴定最多是一种“自我鉴定”,其客观公正性是极其有限的,对外是难以让人信服的。有观点认为,内部审计对企业所属各级组织进行审核,作出审计结论,是一种鉴定,只不过内部审计的鉴证职能对外无效,但对董事会下属的各级组织仍是有效的,因而内部审计有经济鉴证职能。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理由是:内部审计中,审计执行人(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委托人不是毫无利害关系,而是上下级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聘用与被聘用的关系;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也不是毫无利害关系,某些因素的存在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接受领导授权,对本企业所属部门、分支机构完成承包目标或履行其它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作出结论,以作为领导兑现奖惩或评价干部的依据,恰恰说明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部门的非独立性。
  四、内部审计不具有管理职能
  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强化科学的管理,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据此,有的审计学方面的书籍把管理归结为内部审计的职能。笔者认为不妥,理由如下: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机构不能承担任何具体的管理责任。内部审计职责之一是接受委托对企业其它职能部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因而要求内部审计相对于其它职能部门来说是独立的,只有这样,审计工作的质量才有保证,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结论、建议的公正性才不会受到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机构就不能是管理职能的具体履行者。否则,内部审计机构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管理部门的制约,它的独立性将被严重削弱,也就无法以应有的独立身份去履行其监督职能。那么,内部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将受到怀疑,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内部审计为管理服务,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参加日常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管理活动,贯穿于各项管理职能之中。日常的控制体现在各项业务处理程序上,由管理部门设计、具体管理人员执行,比如对管理活动的稽核、验收、复算、核对等等。内部审计人员不是某一业务岗位的管理人员,即未被授权从事某项业务管理活动。因此不应参与业务控制程序的日常工作,应回避参与日常业务控制程序的实施,即使有时管理部门分配内部审计人员从事一些非审计工作,应当明确,他们不是在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也无权替代管理部门的权力和职责,也无权控制和指导具体的业务管理工作,对日常业务控制不负有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就是就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向领导提供信息。而履行管理职能,则是指实际加入管理的运作过程,实施具体的管理行为,实施人员必然参与了管理,留下了管理的痕迹,发生了管理的效果。而内部审计部门所执行的是一种综合的监督、控制,它对管理的控制予以再控制,对管理的监督予以再监督。
  (三)内部审计能否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还取决于审计的质量和领导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来发挥其加强管理的作用的。内部审计能不能达到加强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取决于内部审计的质量,即内部审计人员能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值得企业领导给予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的最高管理部门能否接受和采纳内部审计的建议。如果内部审计的有益建议被采纳,并促使企业管理迈上新的台阶,内部审计就为加强企业管理做出了贡献,相反,内部审计人员未能提出有益的建议或建议未被采纳,则内部审计就未能起到加强管理的作用。
  五、结论
  职能是由事物本质所决定的一种内在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和延伸,这种认识上的深化和延伸同时也会揭示事物的潜在职能,也就会改变事物现有的职能。内部审计的职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由内部审计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以西方内部审计为例,在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阶段上,内部审计具有不同的职能。同时,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内部审计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现代企业制度也将成为内部审计得到优化和完善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将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环境。■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743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