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监督,是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加强财务监督,对保证财务预算计划的实现、纠正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改进财务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我国将在近期逐步实现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承诺。这样国内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压力,希望通过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集中暴露出来。一方面银行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会使权力失去控制,容易滋生腐败,如银行屡屡出现挪用公款和携款外逃事件。另一方面,国家对银行进行多头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都有介入,对银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检查,虽有一些成效,但监督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社会监督是国有商业银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社会监督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社会监督体系。社会中介监督机构发育不良,不公平竞争影响了社会监督的质量。社会中介监督机构从业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整体素质不高,执业水平偏低。我国现阶段缺乏成熟的经理市场,甚至连职业金融企业家的人数也很少,并且商业银行经营者由政府部门任免,导致银行的经营者轻视社会的监督。银行的经理为了自身利益,把主要精力放在上级干部管理部门认可上,使社会监督失效。
财务监督是通过财务会计工作对部门经济活动的监督,是通过对资金耗费和结果的核算,使银行比较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组织经济活动,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更好的经济成果。监督高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说,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少不了财务监督。在西方国家,比较常见的是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危机化解等方面的介绍和评价。因为国外的商业银行多为股份制公司,外国学者常以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机制为主体来研究股份制银行的内部财务监督机制问题,或是以市场监督机制,证券监督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为主来研究股份制银行外部财务监督机制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我国银行也逐渐认识到了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争取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金融国际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公司治理框架中,财务监督是指商业银行监督机构对商业银行资金运动状况的监督,包括对商业银行会计制度会计健全性、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商业银行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商业银行经营的一般规律,是否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监督,其重点是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与盈利性的有机统一,有效维护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
从我国商业银行实践情况看,财务监督机制要想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需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将监督者从内部人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彻底分清出资人与银行管理层的权责利,可以使监督者以更为独立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合理重塑监督人员的知识结构,过于陈旧的知识很不利于监督的执行,所以必须及时地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专业的知识才能保证财务监督的顺利进行;国家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和规范的监督工作制度,严谨的描述各自相应的监督权限,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在国家各个部门中,尽量形成监督工作的延续性,对于银行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进行长期的追踪了解,有利于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专业有针对性的监督也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工作量,免于重复的提交财务信息报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是一种能够对商业银行财务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手段和安排,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有利于银行内部制衡,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总之,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真正全面、有效的推广财务监督体系,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环境需要改善,许多条件需要创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