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美国,小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90%以上,提供全美2/3的新工作岗位,生产39%的国民生产总值,半数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是由它们完成的。在日本,中小企业数量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9.4%,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55%,创造了80%的非农就业机会。再看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中占98.7%,雇佣员工数量达到64.4%。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小企业具有蓬勃的生机,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首先,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数以百万计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数以亿计的需要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构成的巨大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诸多矛盾的一个焦点。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一任务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完成。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在相同行业中,中小企业也较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我国目前工业就业份额的85%、商业零售业就业份额的90%为中小企业所占据。在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小企业转制的战略过程中,依靠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立社会所需要的新行业,无疑是今后开辟就业门路的主要渠道。
其次,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工业领域,1996年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56.6%。近20年来,尤其是在近几年国有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第3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增加量的30%、工业增加值增加量的50%来自于乡镇工业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否保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对于确保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三,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为改革攻坚创造宽松环境的必要条件。由于中小企业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只有实现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才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才能使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不致面临分流无门的境地,这对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实现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门的资金供应渠道。近年来,各大商业银行重点扶持效益好的大企业,银行贷款权力上收、严格贷款条件,从而使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进一步加剧。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因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而基本无法得到贷款。
2、缺乏贷款担保或保险制度。近年来,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因而加强了内部监管,大幅度减少了信用贷款数量,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都需要抵押或担保。而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弱,很难有足够的抵押品,更没有人为其提供担保,因此难以获得贷款。
3、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措施。中小企业既然获得贷款难,那么获得优惠贷款几乎不可能。有些银行以中小企业实力弱、信誉度差为理由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还附加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这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更低。
4、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我国有2930多万户的中小企业,然而能够上市融资的只是极少数。即使在美国这样的经济强国,上市的中小企业也只有5000多家。因此,在积极创造条件,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应把中小企业融资的重点放在民间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
5、没有成立统一的政府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没有专门的培训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机构,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使用的创业中心,政府在管理中小企业中无法可依,没有制定出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因而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显得特别困难。
三、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有金融机构定位偏差、贷款权上收等不匹配因素。同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因素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1、更新思想观念,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首先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国家从宏观政策上,特别是融资政策上,要把中小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同等对待,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其次,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社要重视中小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要把优良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要改善信贷管理,树立贷款营销意识,主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首先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基层行、社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允许基层行、社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权额度。其次在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分明、奖惩兑现。同时偿试实行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连带责任办法,从内部和外部共同防范信贷风险。
3、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鼓励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
4、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指导机构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资金、人才培训、技术更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其成为沟通中小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桥梁和纽带。
5、树立新的融资理念,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要转变融资观念,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对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可以提供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空间。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搭建平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