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摆在我国施工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由此可见项目的成本管理成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
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主要是指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有:
1、经济原则。这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因超过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同时,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和重要性原则。
2、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3、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全体职工的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4、领导推动原则。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因此要求最高当局(项目领导层)来推动。项目领导层应当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具有完成成本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要以身作则,严格控制自身的责任成本。
5、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
6、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奖惩制度。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正确的成本观念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的,千万不要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以至于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会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控制项目成本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部组织机构。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否则难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必然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合同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中变更索赔问题;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和配合经理部对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等手段,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同时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在施工过程中依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努力寻求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尽可能的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和深度。
(三)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管理。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首先要精简管理机构,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避免人浮于事,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性支出;其次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再次是改善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纪律、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减少窝工浪费;最后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以求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2、材料费控制管理。材料费占项目成本的比例最大,一般都在50%以上。控制材料费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择优购料,同时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3、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根据工程的需要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段落,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要搞好市场调查摸底,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控制。项目部要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控制业务费等各项非生产性开支。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实行“一支笔”审批和业务部长、财务部长“两长”共同检查制度。一切费用在开支前都要经过申请、批准后才能支付。这样做,有利于一切费用在将要发生前进行一次深入的研究,确定费用的合理性,以保证一切费用的使用效果。行政办公用的财产物资,一律登卡使用,防止损坏和流失。
(四)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减少和消灭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各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五)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施工图,承包合同为依据,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制定计划成本。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及时申报,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的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总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而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此外,为成本控制的各项措施必须从上到下贯彻执行,认真遵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成本控制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