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4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5/11/2

作者

□文/罗会亮

浏览次数

1842 次

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和空前的规模向前发展。科技的发展已深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进入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经济的增长转向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由此产生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又称新经济,主要指数字经济或网络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到经济理论,更进一步也会影响到会计理论。美国著名的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理论的发展只有紧跟经济的发展,适应时代环境,它才会有活力,会计学才会成为一门有活力的科学。2002年11月19日至21日,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我国香港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为:“知识经济与会计师”。这也反应了全球会计界对知识经济下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视。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概念框架”)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也会影响概念框架。2003年2月20日,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了重大改组,成立了第二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并于5月13日发布了《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大纲》,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会计环境:会计研究的客观条件
  会计研究离不开会计环境,环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因为会计研究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影响到会计基本理论。美国会计学家乔伊和缪勒把对会计发展有直影响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1)法律体制;(2)政治体制;(3)企业所有权性质;(4)企业规模及复杂性的差别;(5)社会气候(指人们的观念态度等);(6)企业管理层及金融界通晓会计的程度;(7)立法对企业的干预程度;(8)特定会计立法的存在;(9)企业革新的态度;(10)经济发展的阶段;(11)经济增长的模式;(12)专业教育和职业组织的状况。在会计发展的不同时期,以上的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里,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到了以上环境因素的许多方面,知识经济已变成影响会计发展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概念框架作为一个首尾一贯的理论体系,由一系列基本概念组成,它包括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计量等基本理论,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而会计实务是根据具体会计准则来操作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也会影响以上各个环节。谢诗芬教授图示如下: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也与传统经济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富的主要构成是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厂房设备等。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商誉、专利权、特许经营权、版权、技术诀窍、秘密配方等内在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财富的主要来源,但是,受传统会计固有模式所限,这些资产得不到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从而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必然要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变革。具体来说,知识经济对概念框架主要有以下的影响:
  1、对会计假设的影响。传统会计理论有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在知识经济下,以上假设面临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某些企业合作形成一个主体串,共同来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全国或全世界某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企业串也就解散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些“虚拟企业”,这样会计主体就面临不确定性。虚拟企业的出现,对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假设也会产生冲击,因为它们是为了某一目的而临时联结在一起,一旦联结消失,就不复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计量也面临挑战,大量无形资产的出现,有些并不能用货币计量,但又确确实实能给企业带来利益,比如某一网站的点击率,无法用货币衡量,但是若点击率高,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会多。
  2、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FASB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确认提出了四项基本标准:1可定义性;2可计量性;3相关性;4可靠性。一项会计要素要进入会计系统,首先要经过确认,然后进行计量,计量主要是采取货币计量。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量的资产表现为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等,传统经济下,这些资产一方面相对不是很重要,另一方面有些情况下计量也存在困难,因此很少进入会计系统。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互联网的出现,有些企业实物资产很少,而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等数额巨大,若不确认,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大量实时的统计、计算,使得这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也成为可能。在传统会计中,由于技术或成本所限,在计量属性方面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主,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允价值应该成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因为经济的发展比以前更快,企业的财富表现不只是土地或设备,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既能对传统财富也能对知识经济财富进行准确计量,同时因为通信的发达,信息易于获得,公允价值的取得也成为可能。
  3、对会计报告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一些会计理论只能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而不能在实际中应用,1969年美国会计学家Sorter提出事项会计理论,但是由于事项会计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及披露,在当时计算机通信技术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量的数据计算可以在瞬间由计算机完成。最近,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种互联网财务报告语言: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在发达国家兴起,财务报表可通过XBRL语言随时报告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所要信息,这样,会计学家们设想的实时报告系统就能成为现实。
  三、知识经济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位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起步比较晚,1992年11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带有概念框架性质的一个准则,但并不是严格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构建哪样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及知识经济的特点构建。
  1、体现中国的特色。各个国家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文化等不相同,这必然影响到概念框架。在美国,概念框架由独立的民间团体来制定,但在中国,如果完全由独立的民间团体制定,其权威性可能不如官方制定。对于具体的概念公告,亦应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因为在美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在中国,政府干预市场的力度大;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与美国比较起来,不是很完善。因此,我们在制定概念框架时应考虑中国的国情。
  2、体现知识经济特征。构建概念框架既要为实际服务,又要具有前瞻性,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是最大的时代特征,而且知识经济下,信息流、物流、资本流、人员流动显著加快,财富表现的形式也多样化,概念框架只有充分体现知识经济的特征,才会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不至于落后于经济发展。
  3、与国际接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所谓的地球村,国际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各国之间应该有可比性,这样才能为经济服务,也会促进我国企业与世界接轨,引进国外资本。■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2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