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5期/市场营销/正文

发布时间

2005/11/2

作者

□文/李 力

浏览次数

2509 次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
  提要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引资国,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凸显。FDI、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呈现同步调整增长的趋势,外资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中国出口“量”的扩张,对中国出口“质”的提高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我国在利用FDI促进对外贸易上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好外资。
  一、一年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尽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下降趋势难以遏止,恢复增长乏力,并且各地区业绩表现各异,但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资在华并购的热潮正在升温。由于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相对呈持续增长之势。
  中国商务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1-12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比上年增长6.29%;合同外资金额1534.7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截止200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01亿美元。截止2004年12月底,我国现存注册运营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实际吸收外资存量总值为2132.88亿美元。除了量的增长外,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也出现质的提升,过去外资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的局面开始出现变化。2004年以来,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的增速高于制造业吸收外资的增速,使服务贸易投资在外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升。另外,在制造业领域,更多的外商投资投向了高科技产业和资金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使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在制造业吸收外资中所占的比重也明显提高。
  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
  1、迅速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规模。据海关统计,2004年1-12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6631.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42%,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35.69%)4.73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7.43%。2005年1-3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708.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1%,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23.14%)1.77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7.89%。
  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所占的比重来看, 2004年1-12月,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3386.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89%,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幅(35.4%)5.49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7.07%,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3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与外资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外资企业惊人的出口成绩,我国就难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平稳和高速增长,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出口贸易数量增长的中坚力量。
  2、优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917.38亿美元,同比骤增81.81%,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1191.79亿美元)的比重为76.97%,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2403.41亿美元)的比重38.16%,与去年同期相比,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净增加值为360.81亿美元。可见,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
  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出口金额达1567.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37%,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68.92%。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同期全国机电产品出口额(2274.59亿美元)的68.92%,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2403.41亿美元)的65.22%。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已经成为拉动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亦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3、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活动,提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层次。1985~2000年中国电子、通讯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世界同类产品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由于英特尔、东芝、民NEC、摩托罗拉、三星、菲利浦等跨国企业的作用,使中国成为世界半导体市场的第一位赢家,1985~2000市场份额增加额达到8.7%。由于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跨国企业的作用,使中国成为世界通讯设备出口市场的第三位赢家,1985~2000市场份额增加额达到5.7%。
  4、FDI企业存在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市场进入外溢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企业出口的发展。通过与FDI的联系,国内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信息,更好地与国外团体建立联系,分享FDI企业的贸易自由化成果,减少打入外国市场的障碍,利用FDI的信息、销售渠道和分销服务来促进其出口贸易。FDI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的转移与扩散,提高了我国的生产与出口能力。其带来的间接贸易效应最终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发展。
  5、服务业利用外资带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业投资是国际投资的新引擎。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业 FDI存量仅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到2002年已上升到约60%。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吸收外商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是外商投资的热点,所占比重超过总量四分之一。商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文化、体育以及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成为我吸收外商投资的新兴行业。
  中国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丰富质优的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已经具备了提供服务外包市场条件。服务业外包作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一种好形式,不仅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而且有利于培养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和加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吸收外资的新领域,争取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区,使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外包基地,也能成为全球服务业的外包基地。
  三、我国进一步利用外资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FDI和我国整体利益不尽一致,我国在利用FDI促进出口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引资上,以吸引资金为主,重引进不重引导,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存在超国民待遇;外贸出口过于依赖FDI企业,内部要素比重偏低,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FDI出口商品上,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对我国出口结构的深层次优化作用不明显;FDI出口方式上,一直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技术水平不高,国内增值率低,与国内经济要素企业关联度小,不利于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环境上,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约束了FDI和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宏观调控上,缺乏高效的产业政策和对外资的有效监管与调控,同时入世后环境变化也会带来国家管理层面新的挑战。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搞好外资的引导与利用
  1、继续积极引入外资,并完善各项规章和管理体制,制定统一透明的政策,规范审批程序,以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鼓励外资流向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采取措施,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2、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在合作中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合资产品的国产化程度,扩大生产设备和部件的国内生产、采购比例。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以实物投资方式进口的设备、生产线,要进行严格审查。
  3、高度重视并紧紧抓住机遇,吸纳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外包被称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每年以30-40%的高速度递增,蕴藏着巨大的历史性机遇。服务业正好是我国的弱项,需要依靠外部机遇实现更快的发展。我们应借鉴印度、爱尔兰、中东欧国家的经验,有序推进服务业开放,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出口采购中心,创新吸纳方式,搞好人才储备,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吸纳更多的服务业转移。
  由本文可以看出,FDI对我国出口规模、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积极带动国内企业出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发现我国在利用FDI促进进出口上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在政策和行动上,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进一步发掘FDI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FDI促成我国出口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在华FDI的质与量不断增长,FDI对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而深远。■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62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