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旅游效应评价是旅游效应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其中经济效应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盘存/预算法、投入产出法、经济基础分析法、费用效应分析法等等。而旅游卫星账户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统计方法,在测度旅游活动的经济复杂性、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可信度和一致性的数据与信息方面,正在被世界各国所认可。
一、国际旅游卫星账户理论与实践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其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产出具有一定的贡献率和乘数效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法国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便欲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构建一些指标,来研究旅游活动的特殊性。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有着高关联度的复合型产业,旅游支出不仅和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产业部门直接相关,而且和第三产业的绝大多数部门都有关联。如果将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账户中,容易造成重复计算;而如果从其他产业中独立出来统计,则又不能完全反映这些产业的产出。针对这一情况,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3年提出了新的国民账户体系(SNA93),对于尚未纳入SNA93的诸如环境、教育、旅游等范畴,可建立相应的附属账户。1994年世界旅游组织(WTO)集合了经济合作组织(OECD)、欧洲统计局、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等组织,提交了《旅游卫星账户:概念框架》,并于2003年3月1日被联合国统计署正式批准。《旅游卫星账户:概念框架》的提交,标志着旅游卫星账户(以下简称TSA)理论的成熟。
具体而言,TSA是遵循SNA93的基本原则,在国民账户之外设立的一个与其并行的旅游产业独立账户,将所有涉及旅游的部门中由于旅游而引致的产出部分分离出来,单列入这一卫星账户。据此可以核算出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旅游业的总体规模、旅游活动引致的就业数量、与旅游业相关的公共及私人投资额、国际旅游收入对本国平衡国际收支的贡献、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税收等几方面的数据。建立了TSA,不仅使得本国的旅游业与SNA中其他经济部门之间具有了有效可比性,更由于它的国际通用性,使得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活动具有了可比性;并且,通过TSA获得的一些重要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预测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了TSA方法,开展旅游统计工作。最早构建TSA的国家是加拿大。加拿大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为TSA的构建做准备,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构建,历时4年。目前,加拿大的TSA仍在完善中;多米尼亚共和国于1993年开发出一个专用于小岛国的旅游卫星账户;挪威按照联合国推荐的标准对国民账户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1988~1995年的旅游卫星账户;新西兰对1995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构建了1995年新西兰旅游卫星账户,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旅游核算;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自1997年致力于此项工作,1998年公布了以199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的美国TSA估算结果。至2003年末,世界上已经有21个国家建立了TSA。
二、构建我国国家及区域性旅游TSA
(一)我国构建区域性TSA的发展现状。从全国范围上看,关于TSA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具体的成果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厦门在历时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后,构建了1998年厦门TSA,并通过旅游增加值的计算得出1998年厦门市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是4.94%;广西省2002年TSA也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完成了广西旅游产业GDP的测算、旅游业对24个直接相关产业和124个间接相关产业的贡献率、旅游业对于广西就业、税收以及居民收入的贡献率测算等,根据这项科研成果的结论,旅游业对广西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15.19%,2001年较之上年社会就业增量为12.6万人,税收增量为6.12亿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量为29.12亿元,客观地反映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江苏省2002年TSA也于2004年9月通过了终期评审,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旅游就业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达8.5%
(二)我国构建国家及区域性TSA的可行性分析
1、国际TSA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相比之下,国外TSA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大大领先于国内水平,这为我国构建TSA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同时,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了TSA正是现行旅游统计与旅游核算国际化和科学化的最高水平,这为我国建立国际化标准的旅游统计与核算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2、国内TSA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随着TSA的重要程度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国内一些相关的学者也开始致力于TSA的研究。例如,任佳燕、刘赵平在《用旅游卫星账户测度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一文中,对TSA的主要内容及建立的基本步骤进行阐述,对国外的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吴珍也在《测量旅游经济效应的新工具——旅游卫星账户》一文中,对TSA的目标、基本构成与原则及TSA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赵丽霞、魏巍贤更是对1998年厦门TSA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旅游卫星账户(TSA)-1998的构建》一文中,对TSA构建过程中某些问题如何进行本土化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都为我国TSA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江苏、厦门等区域的TSA构建是我国TSA构建的尝试性探索,对我国创建国家及区域性TSA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见。
3、我国统计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都很关注TSA方法的进展,从1993年开始,实施联合国颁布的新的旅游统计标准,使用抽样调查等联合国推荐的方法,这为我国创建和实施TSA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决策和旅游活动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TSA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4、我国现行的旅游统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现行的旅游统计主要包括:国际旅游接待统计、国内旅游接待统计、出境旅游统计、旅游供给要素统计。其中国际旅游接待统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边防检查登记表和地方旅游管理机构的一些统计资料;旅游供给要素统计也仅局限于对海外游客服务的产业。总体来看,我国现行的旅游统计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其统计的全面性和资料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更无法与国外的旅游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这些沟施现行旅游统计体系的弊端,可以通过新的统计方法TSA予以解决。
三、目前我国编制TSA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实行的SNA92与TSA的编制基础SNA93有一定区别。TSA是基于SNA93的基本原则创建的,并发展成为SNA93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SNA93的中心框架建立关联,并能与SNA93的主要总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一致。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SNA92,它与SNA93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对我国来说,在现有条件下,TSA构建的难度更大。
(二)TSA的相关概念及核算方法的本土化问题。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卫星账户:概念框架》中确认了相关的概念,而各国在编制TSA时,仍需要对旅游者、商务旅游、旅游业增加值等范畴进行具体界定;此外,编制旅游特征产品目录和旅游特征产业目录也是主要步骤之一,需要各国在编制之处,就对产品和产业进行划分。总之,我国在创建国家及区域性TSA之前,也必须考虑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的问题,界定出适合本土的概念及核算方法。
(三)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也是难点之一。第三产业具有规模小、变动大、数量多等特征,而旅游业涉及的部门又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由于我国旅游统计起步较晚,方法也不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导致历史数据较少,连贯性较差,且可信度不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达到较高的标准。
(四)新兴旅游企业、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要求我们在编制TSA过程中,不断对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更新和完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