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5期/网络技术/正文

发布时间

2005/11/2

作者

□文/胡征(日方)

浏览次数

2245 次

软件工程思想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国校园网的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校园网的建成将有助于广大师生及时与国际国内开展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合作,开辟一条走向外界的信息通道。但是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实用型极强的大型系统工程,如果校园网的结构不合理,规模和应用不完善,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使校园网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校园网建设的技术难度大,所以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实用的校园网,成为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体会,认为校园网建设实际上是一个与当前硬件、软件及网络技术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如果能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来指导其建设的话,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软件工程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先由系统分析员对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将所得的结果按一定的标准整理成规范化的文档资料,然后由程序员按这些文档资料对该系统进行编程和测试,从而完成该系统的开发。同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应向管理人员和用户提供管理和了解开发进程的有效手段,以保证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二、软件生存周期和瀑布模型
  为了使复杂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简单化,软件工程提出了“生存周期”的概念。软件生存周期从时间的角度对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的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将软件的整个计划、开发和运行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即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同时针对各阶段的特点展开工作,从而降低软件的开发难度,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软件生存周期的不同划分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瀑布模型即是其中一种。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固定顺序联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其特点是首先是仔细的需求分析,开发组有步骤地制定一份功能(结构)说明,接着是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然后才着手编码。编码结束后进行测试,然后才能发布软件。其结构如下图:





                                                           

  三、校园网建设的过程
  组建校园网,就是建设一个基本能覆盖整个校院的计算机网络。校园网不仅要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节点互联互通组成一个统一的网络,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校的各种信息资源有序高效的组织起来,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需求。结合以上对软件工程思想的基本分析,笔者认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网的建设可结合软件工程中生存周期的原理,按如下步骤进行:
  1、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每一个小组都给与明确的分工,并且有专人负责,对校园网建设的每一个步骤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的话,可以向已建成校园网的学校调查研究,并且聘请专家当顾问。
  2、需求分析阶段。校园网的用户是学校的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他们对校园网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全校的各类型用户的需求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和经济实力,确定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一般的原则是:实用第一,技术相对领先,采用统一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统一规划、优化设计,确定总体设计思想,并且根据需求确定最佳解决方案,最后形成招标文件。
  3、网络设计及布局阶段。这一阶段在校园网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应为网络建设和软件设计不同,当前的软件开发都是采用模块式的开发方法,即每一个功能作一个模块,那一个部分出问题之需要在电脑上做一做修改就行了。网络工程则不同,一旦整体布局确定,所有的线路布局都是按照事先的规划来的,一旦发现有问题,在想返回修改就比较困难了,说不定前期的所有投入都会付诸东流。因此,我们需要事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个完善的方案。一般而言,现在的主干网络建设方案有如下几种:(1)FDDN:这是一种光纤环网,采用令牌传递多址接入技术。这种网络建设和配置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适合校园规模大、子网多的单位使用。(2)ATM:这是由ATM交换机互联构成,它频带宽,通讯速度快,但是成本较高。而且目前国际上ATM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上的产品将来可能会在软硬件方面作某些修改,所以选用的时候要特别慎重。(3)吉比特以太网:它能为每个端口提供1Gbit/s的带宽,具有较高性价比。(4)快速以太网:它可以支持多种电缆线型,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移植非常容易。它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并且已获得业界的广泛支持。综合考虑网络的兼容性、先进性和开放性。我们学校选用的是快速以太网作为校园网的主干网设计。
  除了主干网的设计之外,我们还应该根据各部门不同的需求设计分支子网。我校的网络根据实际情况,总共建立了四个子网,分别是:(1)办公子网:办公子网能够适应管理机构网上办公的要求,主要完成数据的生成、修改、查询以及进行人员资料和课程管理的工作。(2)教学子网:该子网主要是为了便于实现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我校限于条件,仅仅建立了几个多媒体教室,有条件的学校,为了易于管理可以在每个多媒体教室设置一台服务器。(3)图书馆子网:该子网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文献检索、电子阅读和资源共享,最好设置专门的数据库服务器最为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4)宿舍子网:该子网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能够在寝室享受到方便快捷的Internet服务。
  确立了方案之后,就要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进行综合布线了,我校在选择网络设备时,遵循的原则是,符合国际国内联网标准,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产品,确保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管理性;其次,价格在预算范围内,有良好的性价比;第三,选择信誉高且有良好售后服务的网络公司的产品,例如我校防火墙就是选用思科公司的产品。在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上,一是要遵循国际标准,支持多种硬件平台;二是要稳定可靠,有广泛的应用程序支持,遵循这一原则,我校选用了Windows2000操作系统。
  4、测试阶段。网络布线工程结束后,就要进行网络测试以确定校园网的运行是否正常,其功能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这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测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怕麻烦而只是选取一部分节点检测,这样做容易遗漏一些故障节点,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检测,确保每一个节点都能正常访问Internet,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5、运行和维护阶段。这一阶段除了要确保校园网正常投入使用之外,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网络中心的管理细则,指定专人进行校园网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以保证校园网高效正常的投入运行。■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7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