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86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5/12/1

作者

□文/马 宁

浏览次数

1839 次

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中的问题
  提要 长期以来,导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难以正常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结构不合理,而且目前这种不均衡体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要解决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就要先找出目前我国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产业结构不均衡。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投资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社会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投资产业结构是指社会投资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分配后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目前,我国的投资产业结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投资热度不减,而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缓慢,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内部不均衡问题也较为突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阶段,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应该是合理的,但这种下降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的。我国目前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与增加值反差较大,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说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2003年前10个月,第一产业投资增长仅为7.3%,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3.4%下降到2.72%。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村人口比重不相协调,也与解决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要求相去甚远。虽然近期我国加大了对农业方面的投资,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第三产业投资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增幅明显下降,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2003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而第二产业则达到了39.1%。从而使第三产业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由2002年的64.2%下降到2003年的62.1%。显然,这于我国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不相适应。相比之下,第二产业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传统工业投资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基础行业投资快速增长,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机械等行业增长幅度都在58.1%至141%之间。但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矛盾重现,主要原因是前几年能源工业投资缓慢与新一轮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同时高能耗行业增长偏快,一般加工工业产能扩张过快,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升级类投资比重偏低等。
  二、投资区域结构不均衡。投资区域结构是指投资在各种空间上的分布及其比例关系。目前,我国投资区域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而且投资地区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国家的投资重点也东移,虽然这一举措快速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已制约了全国乃至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资开始向西部倾斜,使西部投资增长快于中、东部地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14.4%、19.3%和20.6%,比东部地区同期投资增速分别高出6.1%、6%和4.4%。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从投资总量上来看,东部地区仍然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目前看来,投资向东、中部地区集中的趋势仍在继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虽也较快,但是占全国的比重仍在不断下降。这种投资的差距加大了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地区差距现状已经表现出消极影响,如果不加以控制,今后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是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构建,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东、西部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使二者之间的市场隔离度增大,使中、西部市场日趋缩小,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进而形成东、西隔绝的供需关系,影响地区间合理分工,从而丧失全国统一市场下整体经济效率。二是对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国际经验表明,在地区差距大的情况下,一国政治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统一都是难以得到保证的,而社会、政治的稳定显然是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投资主体结构不均衡。投资主体结构即各种投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这里我们从经济类型的角度,将投资主体划分为国有及其他投资和国内民间投资两大类产。1996-2002年我国国有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70.05%、70.81%、72.06%、71.41%、71.11%、71.23%和71.79%。相应年份国内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29.95%、29.19%、27.94%、28.59%,28.89%、28.77%和28.21%。可见,我国国内民间投资除1999年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年份的增幅均呈增长势态,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但与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相比,依然落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国内民间投资的增幅明显低于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的投资,致使国内民间投资总额逐年上涨,而其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却一直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另外,中国目前的民间资本存量已超过10万亿元,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巨大的民间资本并未进入投资领域。2002年民间投资额达到12185亿元,这一数字与巨额的居民储蓄额相比,仍是微乎其微,民间投资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1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