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逐步由原来的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经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和现代企业的矛盾日益尖锐,适应产业升级要求而进行的大规模生产要素重组和资本运营已迫在眉睫。这样的双重特征呼唤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同时,外国资本大量进入我国经济生活也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对外投资、资本运营中介组织以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资本经营逐渐成了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和企业家纷纷认为:资本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飞跃,是一种正在萌发的现实生产力,是严重亏损企业扭亏的有效途径,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奥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资本经营战略意识,实施社会资本经营战略,强化企业资本经营战略,抓好资本经营专家培育战略,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战略。
一、资本经营的含义
从经济角度来看,资本经营泛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活动,商品经营也包括在资本经营范畴中。但若从其在我国出现和使用的背景来看,资本经营则又是与商品经营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而目前我们所说的资本经营是个狭义的概念,是指资本经营者主体通过资本运作使资本增殖的经营活动,也就是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增值目标。
二、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的关系
1、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的区别。现代企业大多都是由产品经营、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的。一般来说,商品经营是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来获取最大利润的一种经营活动。而资本经营则一般以资本直接运作方式来实现资本增值;或是以资本直接运作为先导,通过物化资本的优化组合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获得能力。所以与商品经营相比,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的权利不同。资本经营与资本的所有权相联系,所有权只受法律、法规约束。商品经营与经营权相联系,这种权利除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外还受到所有权的约束。
(2)经营的对象不同。商品经营的对象是具体的商品或服务。资本经营的对象主要是价值化、证券化了的物化资本,或者是法人资本。资本经营更为关心资本的收益和市场价值。
(3)面对的市场不同。商品经营者主要面对的是商品市场。资本经营者不仅面对商品市场,更重要的是要面对资本要素市场。资本经营更重视未来市场。
(4)资本增殖的方式不同。商品经营是通过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等获取产品销售利润而使资本增值。资本经营主要是通过股权交易活动资本增值,资本增值的方式主要有:一是投资分红;二是获得股权交易利得。
(5)规模和效益增长的速度不同。从事商品经营时企业的发展要受到特定产品的技术寿命、特定产品的市场、特定类型企业的管理体制的限制。从而限制了企业通过内部挖潜可能达到的更大经济效益高度。
从事资本经营时,通过企业购并等活动,可以使企业很快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新技术,通过资本重组可以改变原来的产权制度,从而带来管理体制的变化。企业发展速度要快于单纯的商品经营,发展快的原因体现在:一是将预期收益变现。从事商品经营时,资本收益的方式是通过商品的盈利来完成,未来的收益现在得不到。而从事资本经营,则可以通过转让股权或出售整体企业等方式,将未来的收益提前变现。若能将预期收益变现后投入盈利高的实体,形成良性循环后资本增值速度会很快。二是以小钱控大钱,尽快获得规模收益。企业扩大规模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搞更新改造或基本建设;二是通过控股、购并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来扩大规模。
2、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的联系。资本经营的实质就总体而言可以包括:资本的直接运作、以资本运作为先导的资产重组与优化配置、按照资本经营原则进行生产经营。其中,按照资本经营原则进行生产经营是基础,没有了这一基础,一切类似资本经营的运作就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商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资本经营是为商品经营服务的,因为资本经营投资的对象是商品经营或其他经营实体。这些实体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资本经营的效果。资本经营应围绕商品经营进行,因为价值产生于商品经营,脱离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就会产生泡沫。
三、资本经营的方式
可从不同的角度分成三类:1、按资本经营主体分,可以分成终极出资人资本经营、专业资本经营和兼营资本经营。2、按资本经营的目的分,可以分为为谋求资本利得的资本经营和谋取投资利润的资本经营。3、按资本经营的形式分,可以分为参股、控股、兼并收购、股权置换、股票上市、企业合并与分拆、企业重组托管等。
我国国企改革需要现代企业从事资本经营,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国有企业改革十几年来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忽视了管理创新。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其关键在于企业管理方式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这就使得其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两个“转变”的本质要求。
四、资本经营有利于企业经营方式优化
1、优化产品结构。实行资本经营就可从经济运行机制入手,运用经济手段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由于资本经营的趋利性,当某种产品不能为资本带来最大的市场机会,达到保值时,资本就必然会裂变到其他名优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载体上。通过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使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例如,昆烟企业前一时期的产品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取得成功,其中重要的就是优化产品结构,把资金、技术向名优高效率产品上汇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比。由此,改造后的“三包烟”上市至今一直成为市场的宠物,供不应求。
2、发展企业集团。国外著名的大企业,几乎都是资本集聚的产物。比如,日本松下集团中,松下家族只掌握了4%的股份,却能够控制整个集团。如果我们的企业能使部分资产变现,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也完全可以做到以少控多。
3、提高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管理者要把加入企业活动的每一种资源、每一种生产要素都看作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扩张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4、增加经济效益。资本重组是企业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有力手段。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一旦停止运动,就不会生出“金蛋”来。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后,优势企业就可通过并购一些劣势企业而得到发展,并可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税利,实现资金、技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企业的规模经营,而劣势企业或一些闲置的设备、厂房、土地等又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在总体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资本经营抓住了资本价值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了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的质的飞跃,创出国家投资、企业自我积累之外的第三条资本增值之路,成为迅速实现资产增值和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与变化快速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符合企业综合化、立体化、多元化经营的大趋势,促进资本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及经营方式的优化。可见,资本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举措,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