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用以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提高农业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措施的科技化,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帮助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企业化和现代化,而且是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实施和推动农业标准化,光靠政府的努力远远不够,还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组织特别是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供销社)的作用。笔者认为,供销社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的中坚力量,能起到其他机构、组织和人员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供销社是农民进行自我服务、以农民为主体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供销社是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从事着农产品加工、销售、储藏、农业科技服务等项工作,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角色,担负着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离开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供销社将失去施展拳脚的舞台。供销社在履行其职能、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农业实施标准化的中坚力量。
首先,供销社能通过对农民宣传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紧迫形势、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经营观念,使农民主动实施标准化,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所限、农村信息闭塞,加之农民思想观念不能及时跟上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农民的标准化意识相对薄弱。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上的标准化,就没有行动上的标准化。要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必须首先改变其观念,增强农民的规则意识和标准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为此,除了农民自己要紧跟市场形势、掌握市场动态、了解标准化信息外,依靠政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外力的推动,尽快使农民掌握和了解标准化的意义和操作要领,就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不可缺少的环节。供销社对农民进行实施标准化的宣传,不仅是由其职能所决定的,而且供销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按照供销社的有关章程和条例,供销社的职能之一是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而实施农业标准化不仅是经济发展形势所需,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供销社进行有关农业标准化的宣传,不仅能充分发挥供销社的职能,将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三农”的有关思想广泛深入地宣传到农民心中,而且供销社来源于农民,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懂得农民的语言和心理,所讲授的内容农民愿意接受,其宣传能达到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达到的特殊宣传效果。
其次,供销社能利用自己的网络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收集标准化的信息和资料,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协助、配合标准部门制定符合国内农村实际情况的农业标准,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一是供销社扎根于农村,对农民、农业、农村最为熟悉,深谙动植物生长规律,知晓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便于收集、了解各地农民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标准化要求,并将农民的有关要求通报国家标准制定部门,配合其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行业、产品标准、生产技术标准等相互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都有标准可依。二是供销社具有承上启下、纵横交错、遍布城乡的网络资源优势和拥有经营管理、商务中介、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便于收集、整理WTO有关农业的规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安全卫生标准、进口检测标准等信息;收集国内制定的农产品生产、检测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等,建立农业标准数据库,并根据世界各国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检测手段,研究突破国外农业标准的对策措施;根据国内外农业标准,制定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藏等环节的技术规范和检验操作规程,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欧美等国家对农产品进口标准的设定数量越来越多,程序也越来越复杂,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有10万多个,日本有81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美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更是多得不胜枚举。由于我国农产品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农产品出口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收集、整理WTO有关农业的规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标准、进口检测、安全卫生标准的有关信息,制定国外标准的破解之策,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当务之急。
第三,供销社能通过向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养,采用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一是指导农民种养适合本地生长条件的动植物。每一种动植物都有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大气、水质、日照等条件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就有可能出次品、废品。近年来,因水土不服而造成的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现象频频出现:农民买错西瓜种子,长出的西瓜却变成“西葫芦”;买错粮种,结果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要让农民买到称心如意的种子和种苗,就要有人为其把关,这个重担恰好又落在供销社的身上。供销社在向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和种苗的同时,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采购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检测设备,对土壤、大气、水质等进行检测和诊断,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引领农民进行科学生产。供销社能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向农民宣传和提供科学种养知识、科学施肥知识、科学节水技术、规模化种养技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第四,供销社能通过向农民提供优质农用生产资料,从农业生产的源头上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为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施用高效、无环境污染的化肥,这些农用生产资料主要由供销部门组织货源后再向农民销售。供销社要按照有关的标准组织货源,拒绝采购质量低劣、不符合标准的农用生产资料,并要掌握在什么时间喷洒农药最有效,什么时间施用化肥效果最好;要掌握、了解对农作物有影响的农药和化肥的性能和习性,掌握哪些农药的毒副作用大,哪些可以放心推广使用,哪些应节制使用等,然后对农民进行讲解、说明。供销社特别要注意引导农民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对人体有害的兽药、鱼药、添加剂、重金属等农业投入品,大力推广无毒、低毒的生物农药和有机农药等,降低残留,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供销社要向农户宣传农药的潜在危害性,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上标出的注意事项(包括农药的剂量、范围、对象等)。近年来,因食用含有剧毒农药的蔬菜而致人伤亡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因使用化肥不当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并不少见。据《中国社会报》2005年5月23日报道,在市场上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河南省农民因施肥不当造成近半化肥浪费掉,每年氮肥流失量达200万吨,相当于10个中型氮肥厂的年产量。由此观之,在中国实施农业标准化任重道远。
第五,供销社能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协调农产品产销,在农产品加工中采取标准化的行动,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一是供销社作为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进行农产品加工中,为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进行各项质量认证,进行ISO9000产品质量认证、ISO14000环境保护认证,有关发达国家如美国的食品安全认证及其他国家的兽医卫生注册、认证等,达到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知识产权保护等标准。同时,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严格加工环节的质量监控和检验把关,实施加工、保鲜、储运和包装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二是龙头企业要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通过“龙头”与“龙身”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标准化。供销社作为龙头企业,为保证农产品的加工质量,会要求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民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农业标准成为农民的行为准则和约束条件;供销社要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严格实行“几统一”:统一供应优良种子、种苗,统一供应肥料、农药、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检测检验,统一产品包装或品牌,统一产品运销等,这些无疑都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的有效手段。
第六,供销社能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严控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供销社的基本职能是流通,它担负着农产品流通的重任。在流通中,供销社成为分散的农民与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个中间环节,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起到了促进和推动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顺利完成农产品销售,供销社在收购农产品时要遵守有关的标准,要使用相关的设备进行质量和安全卫生检测,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完善产品包装和产品标识,从而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综上所述,供销社在履行其职能、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三农”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宣传、服务、示范、引导、带动、强制等方式,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整个过程中,保证和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的中坚力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