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16期/社会广角/正文

发布时间

2002/4/14

作者

-

浏览次数

2777 次

多姿多彩民族春节习俗  

    维吾尔族 春节家宴食品特别丰盛,有香喷喷的“普罗”(米饭),“匹提尔芒达”(包子),“格西”(手抓羊肉)“曲曲尔”(馄饨)等。此外还有许多民族传统糕点和小食品等。
  蒙古族 他们称春节为“白节”,正月叫“白月”。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向长辈敬献“辞岁酒”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藏族 春节期间,亲邻之间互相拜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互献哈达,祝愿幸福,并用青梨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壮族 习惯除夕之夜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丰收有余,春节时还要欢歌赛舞,年轻小伙子们借此机会要寻找自己所爱的姑娘。
  高山族 春节期间有吃“长年菜”(亦叫芥菜)的习俗,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长生不老。
  满族 满族的团年饭十分丰盛,主食有饺子、豆包等;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酸菜氽白肉,以示吉庆有余,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拉枯族 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的繁星,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黎族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宰猪杀鸡,准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团年饭”,席间唱“贺年歌”,纵情欢乐,通宵达旦,预兆来年吉祥。
  侗族 大年初一清早,从塘里捞几条又大又鲜的鱼,煎、炸、烧、炖,整桌菜以鱼为主,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
  土家族 在全家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各样的节日食品,给孩子做新衣、购置鞭炮、灯笼等。
  达斡尔族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烹制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 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蔗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白族 除夕守岁一过子时,青年男女就成群结伙地挑水,然后用新汲的清水沏泡米糖水饮用,以期来年生活如糖似蜜、美满幸福。(刘 玲 冰寒)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05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