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1期/经营管理/正文

发布时间

2006/2/5

作者

□文/李 蕾

浏览次数

1332 次

成功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管理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项目管理是通过对项目的科学计划和管理,从开发过程的表现衡量与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控制等不同方面对项目进行控制,使企业实现项目所预期的成果和目标。项目管理对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开发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手段。
  一、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认识到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如果引入工程化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这样就可以加快系统开发的速度、保证质量,以及降低开发成本。然而这一引入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方法,需要结合信息系统的实际,开发出一套合适的管理方法。
  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科学的开发过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主要阶段。具体工作包括了解和确证客户的使用方案;总结详细的功能需求并于用户审核确认;功能设计通过完整的设计规范书来表达,以设计规范书为基础制定架构设计、开发方案,是限制定测试计划和软件合格的检验准则。
  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由于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活动都可以按项目来运作,因此项目管理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以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规模出现。对企业来说,项目管理思想可以指导其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市场调查与研究、市场策划与推广、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和评价、人力资源培训、劳资关系改善、设备改造或技术改造、融资或投资、信息系统建设等,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具体项目,采用项目小组的方式完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IS项目的失败最终表现为费用超支和进度拖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项目管理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1、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是由项目团队定义。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客户常常在项目开始时只有一些初步的功能要求,没有明确的想法,也提不出确切的需求,因此信息系统项目的任务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组所做的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由于客户方对信息技术的各种性能指标并不熟悉,所以,信息系统项目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也更多地由项目组定义,客户则担负起审查任务。为了更好地定义或审查信息系统项目的任务范围和质量要求,客户方可以聘请信息系统项目监理或咨询机构来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
  2、客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导致项目进度、费用等不断变更。尽管已经做好了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签订了较明确的技术合同,然而随着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进展,客户的需求不断地被激发,导致程序、界面以及相关文档需要经常修改。而且在修改过程中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才会被发现,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不断监控和调整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
  3、信息系统项目是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项目成员的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信息系统项目工作需要团队来完成,需要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完成,因此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即项目管理。通过运用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整个开发进程的进度、成本、质量及风险。
  二、信息系统开发时的项目过程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通常包括三大阶段: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和系统实施。在这三个阶段中都需要引入项目管理控制各个环节。
  1、需求分析:根据项目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明确项目开发所需要投入的企业资源,并从企业现行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考虑,确定项目开发成果能否被使用者接受,能否促使工作流程的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运行成本。
  2、系统选型:在明确了项目的期望和需求后,项目选型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开发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在项目选型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是进行系统选择的风险控制,包括正确全面评估系统功能,合理匹配系统功能和自身需求,综合评价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的功能及价格、技术支持能力,充分考虑系统维护和后续开发等因素。
  3、系统实施:在开发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开发流程,信息系统开发的特性要求使用一种螺旋式的开发流程。螺旋式的开发流程具有多个开发阶段,可以逐步地降低项目风险。在每个阶段结束时都需要决定继续还是停止。在初期阶段,原型可以用来供开发人员研究新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用户界面。项目经理和技术指导需要重视并懂得如何根据碰到的问题调整流程,以及如何应用最佳实践来执行流程。
  项目开发的质量控制是整个信息系统质量保证的关键。而且系统开发初期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它包括系统的开发质量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因此质量管理贯穿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通常在信息系统质量问题中,编程错误占25%;系统分析和设计错误占45%;程序修改错误占20%;文档错误占7%;其他错误占3%。错误发现得越早,就越容易修改,所花代价就越小。若系统分析阶段就修正所需费用为1小时,拖到系统设计阶段再修正,则需4倍的费用,而系统运行阶段再修正,则需30倍的费用。项目质量控制在一开始就应十分重视。
  在项目一开始就要应用源文档控制管理(SCM)系统。不仅是源代码,所有的文档都要实施SCM系统的版本控制。这使得小组可以回顾项目的历史记录,并获取项目早期版本的所有相关文档,如用例、体系结构和设计文档以及测试脚本和测试计划。
  项目评估及更新阶段的核心是项目管理控制,就是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衡量和更新项目任务。项目评估及更新贯穿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在项目开发的同时还要有有效的评估方法:多数项目在执行时都会超出预期的时间的 25%—100%,但也有一些项目比较准时,与进度相差的时间不到10%。如果不能准确地估算进度,就没有办法有效地进行计划。但是,在项目的初期阶段所估算出的用时和工作量是非常模糊的。这些估算包含了许多偶然性并且可能使估算的值要翻上一倍。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逐步求精的过程,估算也是如此。随着项目的向前进展,估算也会更加精确。在项目结束时即可获知项目实际的用时和工作量。当估算进度时,注意不要过多地压缩进度。小组如果不能按照紧凑的进度执行,最终很可能与预期进度相差很远。
  三、项目完成
  项目完成阶段是整个实施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项目即将转入维护阶段,主要工作是结合项目最初对系统的期望和目标,对项目实施成果进行验收;正式移交系统正式运转及使用,由企业的信息部门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项目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做出回顾,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成功的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采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并用规范的管理手段,从而能够加快信息系统开发的速度、保证质量以及降低开发成本。在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周期中,通过项目管理能够很好的解决项目开发上组织方面出现问题;对需求缺乏控制;缺乏计划和控制;项目执行方面与项目估算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同时还需要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项目开发策略,对质量加以控制。项目的规模、项目的结构化程度、用户对信息系统所具备的技能等都对各种策略选择起到关键作用。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确保系统开发有明确的执行预算的指标,控制系统开发的进度,质量水平。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运用项目管理的作用是在一定的标准内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完成一定的目标。项目管理可以明确信息系统开发的要求;工作的范围;分配所需的资源;规划工作的实施方案,监督工作的进度以及调整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偏差。适应用户的要求,运用管理来维持日常的运行等。可见,随着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运用项目管理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迫切。■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6810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