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买方市场”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是导致大量农产品积压滞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认真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真正质量好、适应需求的产品开发潜力很大。比如,在整个瓜果市场萧条、产品积压时,山东昌乐县的10万亩西瓜,年年销售一空,年均效益数亿元;生猪市场大跌,河南渑池的“三元”杂交猪却畅销不衰;当大多数畜禽养殖户为销路大伤脑筋时,吉林双辽市郑家屯饲养的肉犬,却供不应求。
可见,要打开农产品市场,必须注意开发有需求的产品、冷门产品、高质量的产品,把创造产品的过程变成创造市场的过程。就是说,要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营造“卖方市场”。如何营造“卖方市场”呢?
一是着眼于打“时间差”。农产品的季节性与消费者的尝鲜需求是一对矛盾,明日黄花再多,也不抵今天独秀一枝的价钱。同样的投入、消耗,由于时间不同,其效益往往有着成倍的差异,过早或过迟的产品往往都是俏俏手货。因此,必须利用各种技术,搞好反季节生产和销售。
二是着眼于打“区域差”。我国南北温差大,东西气候不同,加之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为我们打地区差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好中介组织,在异地开辟市场,在异地营造本地产品卖方市场。
三是着眼于打“品种差”。遵循物以稀为贵法则,求冷门,瞄准市场的需求,开发别人尚未开发的产品。
四是着眼于打“质量差”。要充分依靠良种法,创造名牌农产品,靠产品质量胜人一筹,占一方市场。
谁能做到这四点,农产品市场就是谁家的天下。(李南 李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