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基础力量,在稳定经济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很难寻找到可进行融资的经济平台,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分析对策之前,应首先弄清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直接融资手段。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但现有的两个全国性的股票交易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规模和盈利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这正是中小企业的弱点所在。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盈利水平波动较大,无法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该领域。债券市场同样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信用等级不高等原因,无法实现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使得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存在较大障碍。
2、中小企业从银行间接融资比较困难。国有商业银行从经营理念、机构设置、操作方式等方面,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度较低,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在缺乏专门的担保机构和资信调查机构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提供证明其信誉和还贷能力的信息,因此商业化经营的银行认为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太高而对其产生惜贷现象。并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所需短期贷款一般单笔数量不大,但频率较高,进而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经营成本的提高,银行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基于对安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的考虑,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贷款,甚至压缩小规模贷款。
3、中小企业难以利用商业信用等其他融资方式。目前我国的商业信用并不发达,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经济交往中,大企业往往利用其自身优势地位,延期付款或以实物充抵货款,而当中小企业向他们购货时又往往被要求预付货款定金,在市场制度尚不健全时形成市场双向挤压中小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信誉度普遍较低,企业间经济往来也很少利用商业信用,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使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状况雪上加霜。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中小企业为弥补资金缺口,不得不以较高的利率向民间筹集,这就大大提高了资金成本,增加了运营风险,削弱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完善外部融资环境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期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各商业银行也增加了市场营销,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企业、银行、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外部环境。
加快建立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改变目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渠道的状况,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快建立创业板市场,鼓励个人创业,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鼓励企业兼并收购,激励风险投资者对风险大收益也大的中小科技企业进行投资。
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开发和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国家应尽快出台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政策,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商业银行自身也应积极转变观念,培育和扶持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加快自身业务发展和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另外,国家应尽快设立一些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管理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因为地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国有金融机构相比,具有产权清晰、与客户的地域联系密切等比较明显的优势。就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不如大型企业而言,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专门为产品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支持,银行可以降低风险,从而可以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问题。我国的信用担保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政府组建,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担保公司,二是由政府组建运作的担保公司,三是纯商业性的担保公司。目前有的地方为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由政府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虽然这种由政府牵头成立的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担保支持的资金有限,但这毕竟为社会化担保公司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公信力。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是失信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失信的受害者。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失信行为的泛滥,如虚假财务信息、无效抵押或以各种形式逃避银行债务等,造成中小企业的诚信度普遍较低。因此对中小企业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信用体系,培育诚信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和贷款信息等社会中介机构,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中介服务,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转变职能,改变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规范中小企业的改制运作,强化银行债权管理,防止中小企业利用改制之机,偷逃银行债务,增强中小企业的社会公信度。
三、强化管理机制,加快创新发展
要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政府改善社会外部环境的同时,中小企业自身应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创新和完善各种机制。
积极探索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构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信用离不开稳定的经营绩效,而经营绩效的好坏与企业的创新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密切相关。因此,中小企业要积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创新企业制度,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以创新的制度增强企业的活力。
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中小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强化市场营销工作,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压低库存量,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积极利用商业信用和现金折扣。在日常的经济交往中,中小企业应注意维护企业形象,提高自身信誉,以诚信的经营原则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和现金折扣,以各种形式为企业增加现金流量,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