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3期/技术创新/正文

发布时间

2006/3/3

作者

□文/彭虎锋

浏览次数

2534 次

论我国网络游戏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电子出版业的网络游戏产业,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必须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在策划、开发、制作、生产、管理等环节均离不开一流人才的支持,而时下国内网络游戏企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往往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无论是技术开发、设计合成,还是网络维护、在线管理,大多属于自学成才,在与国际一流制作高手的较量中,显然不堪一击。低水平的开发同样也不能适应玩家们的游戏理念和升级的市场需求。而且,目前国内网络游戏的从业人员仅为6000人,要服务于上千万的玩家。国内网络游戏开发人才不足与用户数量的剧增严重失调,人才资源奇缺,已成为制约国内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国内网络游戏人才奇缺的原因
  目前,在国内之所以缺乏网络游戏高级人才,主要是由于以下方面的原因。
  1、网络游戏在我国尚属新型产业。网络游戏在我国真正兴起是从2001年开始的,但当时国内网络游戏的数目屈指可数,而且基本上都是“舶来品”,我国网络游戏企业的绝大多数也都是从游戏运营商起家的。开发游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时长、投资大、风险高,而且我国尚不具备游戏引擎的开发能力,因此进入游戏开发领域的壁垒是相当高的。同时,期初代理韩国游戏所需缴纳的入门费并不太高,如盛大代理《传奇2》的入门费仅为30万美元。所以,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更多的企业选择以代理模式经营网络游戏。
  2、社会舆论的导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网络游戏被社会各界喻为“电子海洛因”,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长期存在的“玩物丧志”思想使人们认为玩网络游戏是不务正业,加之大量的负面报道存在,因此网络游戏多数情况下遭到国民的“唾弃”。玩游戏尚且被认为是不务正业,那么如果谁的主业是从事网络游戏方面的工作,这恐怕会被大多数人所不齿。因此,尽管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IT精英,游戏方面可供发掘的题材也非常丰富,而且目前在网络游戏人才方面还存在60万的人才缺口,但社会舆论的导向使很多本来可以成为游戏开发人才的人面临网络游戏强大的社会风险望而却步。
  3、对网络游戏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网络游戏的开发,涉及到技术、文化、美工、策划、市场运作等方面,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都需要不同的人才。而实际上,在目前网络游戏的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人士非常有限。所以,在企业实际开发网络游戏时,往往会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如经历过中国网络游戏开发阵痛的丁磊曾经抱怨:“找不到好的游戏人才,找不到好的策划编剧,找不到好的专业公司……”。
  4、缺乏配套的教育体制。根据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发展网络游戏产业的对策,各国都非常重视对于网络游戏人才的培养,采取了诸如政府设立机构、政府协助民间设立游戏学校、以及民间自行设立游戏学校等方式,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网络游戏的“正规军”。而在我国,网络游戏的从业者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开发人员基本上是半路“转行”的,或者曾经是游戏爱好者;而策划人员可能在写作电影、电视剧本上有相当的经验,却从未涉足过游戏领域。
  二、培养网络游戏专业人才的对策
  为了避免网络游戏产业的“空心化”,提高网络游戏产业的竞争力,根据我国目前网络游戏人才极度缺乏的现状,政府、企业、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网络游戏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1、社会各界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网络游戏。尽管由于网络游戏的存在,为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但正如上文所言,网络游戏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发创造力、开发智力等方面,它本身具备积极的影响,况且作为一种主要的在线娱乐方式,它越来越受到网民的追捧。因此,一味强调网络游戏的负面效果,无异于因噎废食,有失偏颇。社会各界应该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游戏,不能忽视该产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只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强调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可能改变大众对于网络游戏的偏见,为网络游戏人才的培养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然,正确的舆论导向既需要媒体的配合,也需要教育部门、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
  2、政府应该为网络游戏“正名”。为了降低网络游戏的社会风险,政府在扶持和发展内容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产业的基础上应该给网络游戏“正名”。政府部门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网络游戏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早日全面地认识网络游戏,从而给网络游戏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这样方可消除相关人才对于网络游戏发展前景的疑虑,吸引他们加盟网络游戏产业。目前,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国内企业最终能否“收复失地”,与国外企业“分庭抗礼”,最关键的是人才和技术。中高级人才的极度缺乏、核心技术的严重落后困扰着国内企业,成为制约我国民族网络游戏自主研发的重要因素。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短期和中长期的“110”人才培养计划都反映了政府扶植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明确态度。
  3、政府、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发网络游戏人才资源。网络游戏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由于网络游戏开发技术升级速度较快,因此也要求网络游戏的开发、设计者能够把握市场的实时动态需求。所以,为了更快、更有针对性地开发网络游戏人才资源,政府给予适度的支持,同时企业与高校共同联手培训网络游戏人才是比较合适的做法。一方面,企业身处网络游戏市场的第一线,因此对于网络游戏市场的动态可以准确把握;另一方面高校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也具备良好的师资条件,双方合作,高校可为企业输送人才,而企业也可为人才提供最佳的实习平台,并且通过联合办学使人才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做到实践和教育相互配合。在网络游戏人才奇缺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条捷径。
  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正在进行各种相关的有益探索。为了改变网络游戏开发者“边学习边研发”的状态,由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和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北京益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游戏学院于2004年正式启动。清华万博公司则与韩国Fovix公司达成“中韩游戏人才教育计划”,引进优秀的专家担任讲师,以期为业内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中国建立“真正具有实战性的完整的游戏开发培训课程体系”。
  与之相配套,由于我国国内游戏开发还刚起步,自主研发力量相当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民族游戏产业的发展。而研发力量薄弱,表现在缺乏游戏产品策划、开发和游戏企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中国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还远远不足以支撑今后成长为游戏产业巨人的发展目标。”高端人才的培养必须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教育部门应该考虑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学习国外的做法,在专业设置方面做一定的调整,专门设置网络游戏专业。目前,尽管上海交大、华东师范大学都开设了网游设计课程,但只是停留在设计3维画面阶段。而韩国等网络游戏产业发达国家的做法是,不仅有网络游戏设计的大学课程,还有硕士、博士课程。而且在网络游戏相关的专业中,开设的课程并非仅局限于技术方面,还包括游戏经济学,剧情系统设计等科目。由于网络游戏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于高素质的网络游戏工程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专业性的职业学院以外,通过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培养训练有素的游戏工程师是很有必要的。
  4、通过电子竞技发掘网络游戏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有志于网络游戏事业的人一般都对于网络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往往是那些身处一线的玩家最能够了解用户的需求,更具有开发游戏方面的天赋,实践证明很多从事网络游戏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是游戏中的高手。因此,要发掘一些网络游戏的“奇才”,可以考虑通过电子竞技的形式进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3年已经将电子竞技正式列为体育项目,这无疑为电子竞技活动的合法性上了保险。目前,在我国已经掀起了一股“电子竞技热”,各种分别由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联手的赛事纷纷登场。如中国电子竞技大会、中国电子竞技联赛以及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这些竞技活动既宣传了网络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的正面效应,也发掘了网络游戏人才。实际上,在游戏的玩家中,特别是在各个高校中,确实是藏龙卧虎,存在大量的潜在游戏人才,通过电子竞技,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给予他们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也可以解决网络游戏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借鉴我国足球竞技活动逐渐走向成熟、竞争力日趋增强的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竞技活动可以考虑走职业化之路。其实这在国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如在韩国,该国家的518家网络游戏开发公司与发行商、几大游戏电台常年举办各种赛事, Intel、AMD、三星等赞助商则是比赛的强劲后盾。除了著名的WCG以外,大大小小的赛事一年有几十场,奖金丰厚,许多欧美的职业选手为了参加比赛,甚至于住在韩国。相比之下,与我国电子竞技的职业化相关的市场机制尚在发育阶段,主要缺乏的是适合作为竞技题材的游戏以及资金雄厚的赞助商,而以网络游戏战队形式存在的职业俱乐部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实际上,在这些组织中已经职业化以及半职业化存在的玩家经过适当培训,可能将成为众多网络游戏公司的骨干力量。
  5、从青少年抓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目前,在中国的网民中,青少年的比重最大,他们也是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者群。实际上,培养网络游戏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保证人才攻略的可持续性,同时引导网络游戏在青少年中发挥正面的作用,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可以考虑通过各种形式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并且同时发掘大批的拔尖人才。如2004年9月份,共青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盛大杯”全国青少年软件程序设计大赛。按照规定,参赛者不限国籍、职业、性别、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比赛内容包括根据指定主题研发游戏软件作品、进行现场程序设计及应用常用游戏软件设计工具等。此次程序设计大赛,意在掀起广大青少年投身游戏软件程序设计的热潮,推出一大批网络游戏和软件产品设计的青少年拔尖人才,用喜闻乐见的游戏产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空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15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