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在核心能力的构成、识别、培育、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了不少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性的论文。林祥在2002年《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对企业家能力的一种概括》中指出,核心能力包含企业家能力,并罗列了企业家在创造核心能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家能力扩展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层面上,剖析了核心能力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特性,进一步细化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在核心能力的核心性与持久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出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核心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的结论。
一、企业核心能力
(一)核心能力的内涵。对于“核心能力”这个概念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的认识或给出统一的定义。浙江大学王毅、陈劲和许庆端三位把繁杂的定义加以分析归类,总结出国内外有关核心能力的主要观点,并将其归结为八大类——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和技术观等,认为这些观点对该理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各有千秋。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1993年普拉哈拉德又进一步提出,核心能力是多种知识和有关顾客的知识及直觉创造性的和谐的整体。1994年亨德尔森和库克伯恩认为,核心能力是元件能力(资源、知识技能、技术系统)及架构能力(合成能力、管理系统、价值标准、无形资产)的结合。
分析以上三种观点,其实他们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协调、有机的整体,只是能力具体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而已。本文认为,核心能力是多种资源和能力协调的有机结合体,能为企业带来持久性竞争优势,并获得超额利润。
(二)企业核心能力的特性
1、价值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提供最大的消费者剩余。
2、异质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即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3、延展性。核心能力的延展性是指核心能力的范围经济性。核心能力应能够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是通向未来市场的大门。核心能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力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新产品或服务。
4、不可交易性。企业的资源等资产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然而,核心能力则不同,它不能在市场上直接买卖。因为,核心能力是多种资源和能力协调的有机结合体,并且与企业的员工、组织文化及其特定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5、不可还原性投资。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和不可交易性决定,形成核心能力的投资总的说来是不可还原的,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刚性,构成了进入和退出壁垒。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能力的资本化,它属于人力资本范围,是诸多人力资本中的一种,是人力资本层次性的体现。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企业家能力,广义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核,投资是其外在约束。焦斌龙在2000年出版的《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一书中,具体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含义。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为完成企业生产性和交易性功能,保证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契约的有效实施,企业家具有的“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和“降低交易费用能力”的总称。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性
1、异质性:体现在企业家将企业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以获得大于单个成员从事经营活动收益之和的组织租金。
2、稀缺性: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大,投资周期长,形成途径少,先天资质和后天努力要求高,形成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风险较大且“折旧”速度快,种种原因造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3、实践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即是其对企业的投资过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就是企业家从事决策、经营、管理的过程,既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追加和增值过程,又是企业家将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于企业,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抵押”的过程。
4、专用性和专有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突出的表现为企业家特有的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作为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因而既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专用性,又具有所属组织的专有性。
5、不可视性和难监督性: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更多的是在其运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必然决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信息具有更大的隐蔽性。而企业家在工作中作出的努力程度和其人力资本的发挥情况又是难以衡量和难以监督的。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决定了核心能力的形成
1、企业家人力资本决定了核心能力的异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能导致企业经营活动的差异,并使企业具有获得潜在利润或竞争优势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拥有资源相似、水平相近的公司可能在经营成果上有巨大差异的原因。《基业长青》在论述高瞻远瞩公司能够基业长青的奥秘时,选择了拥有资源和能力与之相似的公司进行对照论述。而高瞻远瞩公司脱颖而出,其中的关键就是具有异质的企业家人力资本。
2、企业家人力资本承担了核心能力形成中的不可还原性投资。不可还原性投资对核心能力来讲形成了进入堡垒,为建立竞争优势创造了条件,但对企业家来讲却是一项风险投资。在是否愿意为积累性学习进行风险投资问题上,企业家与非企业家的偏好是不同的。按照张维迎的企业家理论,由于积累性学习的长期性、不可还原性,非企业家的代理人既没有自我激励的动力,也没有激励群体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却具有机会主义偏好。在机会主义与不可还原性投资的作用下,代理人产生了抵制积累性学习的心理。积累性学习的投资就是“不确定性投资”,体现了企业家的理想、自信心,企业家愿意承担这一不可还原性投资。
3、企业家人力资本确保了核心能力的延展性。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推动了知识共享。核心能力是通过长期积累性学习而获得的。积累性学习主要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的目的是知识共享。之所以要推动知识共享,是因为学习内容不仅包括显性知识,而且包括隐性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核心能力的本质内容。隐性知识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仿制的知识,比如协调、诀窍等。相比较之下,隐性知识更需要通过组织学习、知识共享才能领悟掌握。
(二)企业家人力资本有利于持久性形成
1、企业家人力资本推动知识共享。在企业中,企业家为了自身利益,不仅不会保密个人的私人知识,而且极力推动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愿意为提高下属能力进行投资。
2、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发创新动力。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家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发挥集体智慧。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提高集体智商,提高集体创新能力。有学者曾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群能不断增强自身在创造他们想要创造的东西上的能力的人组成的团队”,学习型组织要进行“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
3、企业家人力资本培育和坚持核心价值观。《基业长青》的作者詹姆斯·柯林斯认为“核心价值观是公司基本和长期的宗旨,是一套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不能把它与具体的生产和经营做法混为一谈,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和短期的好处而放弃之”。按照他的比喻,如果我们把核心价值观当作是一种“时钟”,那么企业家就是“时钟制造人”。
企业家依靠核心价值观发挥如下作用:一是核心价值观能凝聚全体员工,为共同理想而努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个企业的员工的社会背景不同,存在不同的利益差别,所持的价值观也不同。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把全体员工的价值观统一起来,那么企业就会是一盘散沙。二是指导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总是与自己的竞争优势紧密联系的。只有坚持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众多市场诱惑中头脑清醒,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短处。三是避免由于领导人更换而变化。核心价值观是公司的立足之本。四是核心价值观是挑选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成功企业的对员工的做法是:坚持企业价值观又有能力的重用;坚持企业价值观但能力低下的轻用;不坚持企业价值观却有能力的利用;不坚持企业价值观又缺乏能力的不用。
综上所述,核心价值观是核心能力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核心价值观是通过长期积累性学习逐步形成的,难以仿制,这就是各个成功企业具有异质性的根本原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