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6期/企业改制/正文

发布时间

2006/4/30

作者

□文/王 治

浏览次数

1253 次

从产权视角析国有资产管理
  当前,对于国有资产能否管好,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国有经济生命力如何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企业及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上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下连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本文就当前国有企业产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谈些看法。
  一、国有企业发展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基础差,经济不发达,建国初期国有经济只有少量的解放区军工企业和接管部分官僚垄断资本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产量少。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只有12986亿元。经过建国后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我国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国有资产越来越雄厚。统计表明,1949年以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年递增12.4%,其中1990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17.9%。国有经济创造的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壮大了国防力量,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物质基础,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但是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一样,不是、也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也带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既受国有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制约,也与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在当时我国工业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但解决了占全世界1/5人口的吃饭和就业问题,而且为我国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继续实行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逐年增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1992年~1995年分别为22.7%、29.8%、32.7%、33.5%,1996年上半年则达到43.3%,并且1996年一季度出现了全国性的整体亏损,国有资产的损失数额也逐年增大,据1994年全国开展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1亿元,全部资金挂账22069亿元,损失与挂账合计达4438亿元,占这些企业全部资产的10.7%。
  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看法,有的归结为管理体制落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有的归结为企业目前存在三座大山:负债过高,冗员过多,社会包袱过重;有的认为主要是企业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是产权问题,产权不够明晰是问题的关键。
  二、产权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关键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节约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改进。通过契约关系明确界定企业各个相关利益群体的产权,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运用会计核算监督等手段,促使产权不断运动,最终实现各自的产权。
  纵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第三阶段,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阶段;第四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第五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前四个阶段始终没有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要完成国家有关指令,没有利润观念,企业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没有实行两权分离,产权清晰根本无从谈起。此时会计的职能主要体现为事后算账,向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计划完成情况,企业领导不会重视也无需重视会计信息,因而管理会计根本无用武之地。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不成熟的。2003年5月27日颁布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也即委托人的职责,具体包括建立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业绩合同,根据业绩合同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这说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权力。因而董事长,也包括一些董事必然是政府官员,他们的目标可能是继续升迁而对自己的企业“缺乏关心”,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股份。形成的结果是:不是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发生冲突,而是股东、经营者的利益都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导致股东和经营者相勾结,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为了追求政绩,在一任四年的任期内,“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思想是不现实的。这些政府官员们往往是追求短期效益,只考核一个利润指标,企业在短期内就达到“辉煌”,然后在一片掌声和喝彩声中潇洒的“向上走去”,留下“一片废墟”在身后。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企业“越陷越深”。另一方面,现行国企的经营者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任命的,他们既是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企业负责人,又是上级任命的行政官员,这种行政官员也随时有可能变化,他们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现有的激励制度不足以体现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失误。于是寻求心理平衡的结果是,攫取权力,追求短期效益,公报私囊,从而无法成为国有资产增值的人格化代表。因此,尽管形式上通过契约明确了产权,但实质上此“产权”对相关利益人来说并不是自身利益驱动,故此显得有点勉强和尴尬。这种产权模糊虚置,权责不清的现实导致的后果就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对“自己的”资产关切度过低。这种状况很难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监督,不可避免地致使经营者行为偏离所有者目标,不会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甚至不会重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无心的所有者所任命的经营者往往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而是社会活动家或公关专家,甚至是既无经营之才,又无关心企业资产之德,贪图小利的庸人。
  三、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关键问题还是还企业一个“自由身”。只有企业真正独立了,才能做到产权清晰。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措施有:
  1、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政府只管一个董事长。对董事长采取终身负责制,董事长对任期内所有经手的项目负终身责任,并制定相关惩罚措施。董事长报酬实行年薪制:由基本年薪、效益年薪和期权(期股)三部分构成。实行年薪制的董事长,除按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分配政策外,不再享受年薪以外的其他工资和福利性收入。从而让“所有者”发自内心的关心自己的企业。
  2、建立相关的独立董事培养推荐机构,企业独立董事必须由机构推荐而不能由董事长提名。增加企业的独立董事比例,由独立董事对企业实行监督。
  3、国企监事会的职能不再是监督经营班子,而是监督董事会,其主要组成人员从企业外聘任,不从企业内部产生。
  4、国有企业全部取消行政级别,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由政府机构、社会中介机构逐步建立起对经理阶层能力评价、监督和筛选的经理人市场,给经理人不断晋升的可能和被取代的压力,对经理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经营绩效作出动态的评价和鉴别。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企业应有的人事权、决策权、资产处置权等权力,都交还给企业。经理人报酬实行年薪制:由基本年薪、效益年薪和期权(期股)三部分构成。只有捋顺了相关利益人之间的关系,使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经营者才会有使用管理会计的动机。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价格体制、金融体制,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实行企业自主定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彻底消除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消除地方垄断,进一步完善《税法》等相关法律,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律的神圣性。
  3、培植相应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之一。国有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实施会使价值观念深入全体员工之心,企业文化会反过来促进国有资产的改革。二者是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此必须培植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培养职工的群体价值观,塑造企业精神。其次,给职工自我发展的空间,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最后,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融合东西方管理经验。■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696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