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7期/经营管理/正文

发布时间

2006/5/9

作者

□文/李 群

浏览次数

1119 次

建立学习型组织
  今天的管理者所面对的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革,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结合市场的全球化,正在创造出一个日趋变化的世界。结果许多过去的管理指南和原则,包括建立更加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的原则,都不再适用了。在21世纪要取得成功必须能够快速学习和响应,成功的组织将被能更有效地挑战传统的智慧的管理者所领导,将被具备管理组织的知识基础以及能做出必要的变革的管理者所领导。换言之,这些组织将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提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指出: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修炼”。该书出版不久,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并于1992年获得世界企业管理协会最高荣誉奖-开拓奖,作者本人被冠以“管理学宗师”的称号。
  彼得·圣吉认为,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他像人一样可以彼得·圣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现实中有的企业寿命很短,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学习能力上有缺陷,即“学习智障”,这种缺陷使得企业在环境改变时不能迅速应变,因此,只有提高学习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
  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具有持久创造能力去创造未来的组织,而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就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把组织建设成为更加符合人性化的、具有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有机组织。
  二、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差异
  一个学习型组织应该具有发展持续学习和适应变革的能力。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差异表现(见表):
  三、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的特点
  自从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被提出来以后,在企业界和管理思想上,出现了推广和研究学习的热潮,并逐渐风靡全球。美国的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等世界一流企业,纷纷建立学习型组织。初步统计,美国排名前25名的企业,已有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改造了自己。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组织扁平化。所谓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层、加大管理幅度、裁减冗余人员,而使企业组织结构更加紧凑,使企业变得灵活、敏捷、提高组织效率和技能。学习型组织的结构是扁平的,扁平化的组织能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通过削减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上下级之间可以“面对面”地对话,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根据英国管理学会所作的“扁平组织”的调查,90%的英国企业正在进行组织结构精简和扁平化,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许多大公司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许多跨国公司也在变革,通用汽车将组织层由28层缩减为20层,日本丰田汽车由21层缩减至11层,世界范围内的扁平化趋势日趋明显。
  (二)组织有弹性。弹性就是指企业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主要来自于全体员工的不断学习。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只要时刻准备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全体员工通过不停顿的学习,时刻做好准备,以便不论如何突变,企业都能抓住机遇,应变取胜。通过学习,保持技术领先,能按照产品新观念和灵敏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经济上可承受、已有或已开发的技术与方法,同时十分重视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保证技术上的领先性。
  (三)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所谓善于不断学习有四层含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成员保持终身学习的信念,力图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阶段坚持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企业组织的各个层次的所有人员都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穿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四)自主管理。在学习型组织中,成员在整个组织范围内跨越不同职能专长以及不同组织层次的共享信息和工作活动协作极为重要,而这必须通过削弱或取消已有的结构及物理边界才能实现,在无边界环境中,员工们可以自由地在团队中以最佳的方式合作完成组织任务,并能互相学习。员工们在团队中工作,执行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活动。这些员工团队被授权制定有关其工作开展过程或解决所出现问题的各种决策,以这些经充分授权的员工及团队来运作的组织,根本没有必要配备各级的“老板”来发布命令和实施控制。相反,管理者承担起推动者,支持者和倡导者的角色。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彼得·圣吉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系统科学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开发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整套方法,提出了所谓的“五项修炼”。
  (一)超越自我。这是指员工应该学会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且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的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望。
  (二)改善心智模式。这是指要持续不断地清理、反省以及改进我们内在世界的图像,并且检视内在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与决策。同时,员工之间也应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三)建立共同愿景。所谓“愿景”,即愿望与远景,这里指的是组织未来发展的远大目标以及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望。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学习聚焦和提供能量。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
  (四)团队学习。彼得·圣吉认为,在现代组织中,团队学习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代企业的基本单位就是工作团队,因此,学习的基本单位也应由个人变为团队。当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而且其成员也会得到超乎寻常的成长。
  (五)系统思考。系统思考要求人们能纵观全局,形成系统思维模式,使人们思考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内部关系,而不是把这些因素割裂开来。
  这五项修炼,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从任何一项修炼入手,最终将这五项修炼融会贯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五、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实,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组织、企业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正如美国《财富》杂志所指出的:“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1、建立学习型企业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创造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队伍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取胜的唯一优势是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扎实、更深刻的能力。因此,培养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
  2、建立学习型企业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使企业上下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做到企业共性与员工个性的统一。反过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共性与员工个性统一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重视学习,才有可能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建立共同的理想和愿望,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树立员工共同认可的目标,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使员工的个性融入到企业共性当中,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相融合,使员工与企业做到同舟共济,增强企业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服务。
  3、建立学习型企业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水平的提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要彻底改造传统的权力控制型组织,许多传统企业中最大的智障往往是看不清自己,而只有实现自我超越的企业或个人,才能追求一种真正的、有效的、终身的学习,才能用这一方式去挑战成长目标,实现自己的成功和发展。罗勃特·奥伯莱与保罗·科恩合著的《管理的智慧》一书中则描述了管理者在学习型组织中角色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学会管理的技巧,也要使自己扮演学习的领导者、师傅和教师的多重角色。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企业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通过角色变更和身体力行,对创建学习型组织表示明确的支持和坚定的信心。作为学习型领导,他应是公司学习活动的发起人,致力于学习的倡导者,员工学习的赞助者。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看到创建学习型组织将带来的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已经成为时代标志的著名的微软公司,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从创业开始就敏锐地把握到电脑行业的发展命脉,并持续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使创新成为公司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必须首先解决学习组织问题。盖茨认为,越是拥有大量聪明人的公司,越是容易退化成一个由傲慢的、极端独立的个人和小组组成的混乱集体。为此,团队必须学习,团队应该成为一个学习组织,所以进行不断学习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学习是创新的基础,一个学习的团队才能是创新的团队。微软创建的学习型组织遵循三大理念:自我批评、信息反馈、交流共享。同时微软大力提倡在非正式场合下的学习,如相同职能部门的经理层人员把每日的午餐会作为学习环境的场所。微软员工还利用电子邮件进行频繁交流,一本新书、一篇好文章、一种灵感创新,都是员工们通过电子邮件交流的内容,这种形式被他们形象地称为“东走西瞧”。在阿里·德赫斯所著的《长寿公司》一书中,作者通过考察40家国际长寿公司得出结论:“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公司”,在他看来,知识是未来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做好准备;此外,学习即财富,学习即成功,正是学习的成功保证了微软的成功。这一事实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必定是学习型企业。■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068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