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7期/合作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6/5/9

作者

□文/林 晖

浏览次数

1843 次

劳务合作与经济互利
  为数众多的中国海员群体中,有一部分特殊的海员群体,我们称之为外派海员,即指被国外船东雇佣、在其船舶上工作、以出售劳务技能获取工作报酬的中国海员。作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重要组成部分,海员外派业务自1979年起步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化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海员外派业务已成为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开拓国际劳务市场的一条有效途径。海员外派已成为海运国际化发展的一种必然形势。
  在我看来,经济的发展与海员外派业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日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高,国家的稳定,不仅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中国也以崭新的姿态融会到了世界大潮中去。而这也使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向中国不断倾斜。反之,海员外派业务也为我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分布已从过去的香港地区、新加坡、韩国等扩大到整个亚洲以及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外派海员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从初期的以普通船员为主扩大到包括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在内所有级别的高级船员;外派服务的船舶种类也由过去的干、散货船发展到包括集装箱船、油轮、化学品船以及豪华游轮等在内的各种船舶。外派形式由过去的只能派零散船员、半套船员班子扩大到可向外轮派遣全套船员班子。
  一、海员外派对经济的效益
  随着航运国际化的趋势,船员劳务也不断趋于国际化,其中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或地区输送船员劳务是航运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海运发达国家面临着贸易与海运量以及船队规模在扩大,而船员队伍在迅速萎缩将出现后继无人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日益突出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海运国家提供了一个大有发展潜力的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为国际航运提供高质量的船员劳务来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我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船员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国家把目光投向中国。以日本船员劳务市场为例:(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船员的数量在日本船员劳务市场中的份额逐年增加。今后,随着双方交流的逐步加强,中国海员工会与日本JSUCBA的签署,中国船员在日本船员劳务市场的占有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外,外派海员的增加也壮大了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同时拉动了需求和投资。中国船员走向全球劳务市场,不仅仅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国力、信誉、经济、政局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深刻影响到包括外国劳务市场、投资公司和经营管理合伙人对中国市场的全面看法。因此,一定程度上海员外派可以影响外国投资,高素质的外派海员可以推动别国对我国的投资和生产,提高我国资源、人才和国力的可信度,折射出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其次,中国具有完善的航海教育体系。我们的航海教育和培训历史悠久。目前,中国有7所航海高等院校,20几所航海专业学校,平均每年培养出5千名左右的专业人才。STCW95国际公约规定了各国必须满足或超过的全球海员最低职业标准,对此,我国在过去几年实施STCW95公约和国内的有关规定中,各航海院校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外资在我国航海教育、船员培训方面的投入也逐步增多,中国船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中国船员拿到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通行证。我国和外国经济取得了“双赢”的局面。
  再次,随着海员外派业务的扩大,中国海运业和海员工会在扩大了与国际海运界的交往中增加国际海运业对中国文化中合理内核的充分理解,进而有可能在国际海运业更强调倡导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世界性的海上新文化,并由文化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飞跃。
  最后,经营海员外派业务的公司的运营给国家带来了外汇收入,为企业增添了效益,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员的就业压力,促进了我国海运业、航海教育和培训以及外派海员较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对外影响。于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海运企业开始与国外航运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寻求新的发展契机,谋求新的经济利益。
  二、经济对海员外派的影响
  首先,面对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各国的广大船东已清醒地认识到,在雇用船员方面,再也不能一条腿走路,中国的船员市场充满一片生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前景。且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国外航运企业、分支机构、合资公司将进入中国,把争夺中国船员资源的市场前移到了中国,自由船员的队伍将不断扩大,高工资吸引了大批现有的航海优秀人才。据我所知,在中国加入WTO前,世界各国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中国船员的行动。挪威船东协会和挪威海员工会与中国海员工会成功签订CBA大合同,为中国海员批量进入挪威市场铺平道路;日本JSU与中国海员工会草签了CBA,为中国海员批量进入日本船员劳务市场做好准备……我国与别国的国际贸易持续发展,国际航运业也仍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商船规模仍将有所扩大,对船员的需求尤其是高级船员需求仍呈上升趋势。而全球现有船员数量除每年有14%左右的自然减员外,还将随STCW78/95公约的实施而有大幅削减。与此同时,多数航运发达国家对高级船员的供给不仅难以增加,且仍继续递减,船员费用昂贵。国际间的船员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为我国拓展船员劳务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理顺了国家、航运企业与海员个人三者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杠杆,形成了“大社会,小企业”的格局,即国家从法律规范、政策导向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而航运企业以创造最大化经济利益为其发展目标;海员个人则在取得合法、合理收入的前提下,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三管齐下,催生了海员国际劳动力市场。
  其次,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教育体制的完善,提高了外派海员的素质,从而增加了船东对我国海员的需求量。目前,国际劳务需求的特点一方面是,高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人才短缺。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 海员作为一技术型工作岗位,也呈现供应紧张的情况。由于STCW78/95公约的全面实施,面对IMO对船员工作时间的限制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的海员离开海运行业而另谋他职,高级海员的数量缺口将进一步加大。据有关方面分析认为,到2010年,至少缺少4.6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正努力向国际要求靠近,加快了船员招募和培训的力度,使从事国际船员职业的后备队伍整体培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再次,政企分离后的海运企业开始置身于海运市场,使企业迫切地认识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从企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和改进管理模式成为航运企业顺应市场的两大举措。从船员管理模式上,企业确立了人船分开的船员管理体制,把人与船之间的行政命令关系转变为经济合同关系,逐步把船员从海运企业中剥离出来,交给按市场模式组建的专业船员公司,完善船员公司与船东公司之间的派员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也能更好地发展海员外派业务。
  最后,经济拉动了工资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事远洋船员工作对这些地区的年轻人也加大了吸引力,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当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从事远洋船员工作是改善自己经济条件的一个出路。
  国际海运业界的任何一位志士仁人都会看到,中国船员走向国际劳务市场的规模在与日俱增。我想强调的是,海员外派不但是人力资源上的一种优良决策,更是经济上开创的一种新局面,它能带来人们所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它是与经济共同发展的。■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513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