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8期/经营管理/正文

发布时间

2006/6/6

作者

□文/宁和平

浏览次数

1142 次

企业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在第27条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内部监督的基本要求。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也非常重视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在相关具体准则中对其内容都作了规范性的要求。本文拟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并提出基本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信赖度大打折扣。目前在我国很大一部分经济单位仍轻视内部控制,习惯于行政指挥,家长制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我国各种类型的经济单位未公开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也散见于各种内部文件之中,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和互相衔接。注册会计师搜集内部控制的证据犹如大海捞针,费时费力,难以保证审计效率和执业质量基本目的的实现。也有不少经济单位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它缺少一定的方法和措施。特别是内部控制的检查,大多未落实到实处,更没有定期进行报告,内部控制的缺陷未暴露,更新的合理化建议得不到及时采纳。还有很多小型经济单位其内部牵制机能尚未建立,更谈不上内部控制的履行。鉴于多数经济单位都存在着内部控制环节的缺少和内容不清的问题,因而,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的信赖度肯定会大打折扣。如果注册会计师轻信内部控制,有可能失去对执业质量的控制;如果注册会计师要保证一定的执业质量,就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实质性的审计,这就要花费更多的审计时间和精力。
  2、会计系统设计未充分考虑内部控制,会计资料过于简化,使注册会计师难以把握内部控制的运行。近年来,国家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提供和披露都制定出具体的准则和制度,但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化制度已经滞后,而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颁布时间不匹配,内容上也没形成有机的结合,具体到每一经济单位的会计系统设计,就会形成五花八门的格局,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难以形成一般性认识。由于会计系统设计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陋习,会计资料过于简化,注册会计师从会计资料中往往找不出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证据。比如:从会计凭证看,强调印章,忽视签字;多见事后批准,少见事前控制;对货币资金支付,缺少授权付款凭据,支票签发印章由一人保管,各种发票、收据格式几十年未有显著变化,相关内部控制不能体现。从收款方来看,发票、收据中很难找出收款相关依据和收款方式;从付款方来看,也找不出付款授权依据和付款方式,发票收据格式中没有审批付款的签字处,也未印制背书处,有些发票收据审批付款只有在原记录处签字,既无法辨认,又影响凭证的整洁。对记账凭证也是采用几十年不变的印章控制方法,凭证下面只要求会计主管、出纳、记账、审核等人员签章,没有处理意见栏目,分不清前后次序,事后补签或补盖章的情形是无法辨清的;对会计凭证的装订,只考虑时间顺序,未考虑业务类型,各种业务混装在一起,不利于汇总和核对,特别是发票装订号码不连续,很难揭露出舞弊和错误。再比如:从会计账簿看,重视分类账,忽视日记账和备查账,重视金额记载,忽视事由记载。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只重视会计报表的提供,忽视财务情况分析和会计报表附注编制,只研究如何满足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少研究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加强内部管理。
  3、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具体标准和尺度。对同一被审单位,不同注册会计师所作的评价有时大相径庭,不同的经济单位应具备不同的内部控制模式。大型企业人员分工较为细致,内部控制程序也严密;而中小型企业为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程序显得粗略一些。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单位其内部控制效率就高一些;而采用手工操作管理的单位,其内部控制效率就低。注册会计师面对不同的经济单位,如果缺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尺度,就不能进行量化处理,仅凭抽象的专业性判断,是难以使人信服的。比如:对于大型单位和小规模单位的划分,若没有一个量化标准,难免会将一个大型单位当作小规模单位来看待。在业务处理程序上,若没有一个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量化评价标准,也很难说清谁对谁错,谁合理谁不合理。同样,销售与收款是业务,与零售企业与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与工业企业其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是不一样的;对网络式的营销方式,是集中办理收款,还是分散办理收款;对赊销商品应由哪一级授权批准;对购货业务,先付款后提货如何控制、或先提货后付款又如何控制、商品价格、回扣和折让又如何控制,等等,所有这些业务处理都应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中小企业如不需配备专职人员,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讲,除领导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赌博、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第二,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4、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目前,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上脱离了手工操作的账务处理过程,许多企业内部控制的很大一部分也实现了计算机化,这既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今后要特别注意开发与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17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