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99期/宏观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6/6/6

作者

□文/寇艳春

浏览次数

1738 次

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特征研究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前进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收入分配始终是一个困扰陕西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陕西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对和解决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个“高风险社会”正在到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处于巨变和转型过程中的陕西目前有诸多不和谐问题,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等。追根溯源,这些现象又都与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有关。因此,对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进行研究,找到其产生的症结,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对构建和谐陕西意义重大。由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而导致的居民收入贫富差距问题,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注意,但他们都是从全国的视角来分析收入差距问题,具体到陕西,尤其是自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居民的收入贫富差距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全面的研究。本文拟对陕西1999年以来的居民收入贫富差距问题进行一些严谨的分析。
  一、陕西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陕西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经济实力有所提高。根据2000~2004年《陕西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本文绘制了表1,并通过分析发现:
  1、在1999~2003年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9年的4654元到2003年的6806元,增长了21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1456元到2003年的1676元,增长了220元,陕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2、在1999~2003年间,陕西生产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497.61元上升到2003年的2398.58元;陕西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也逐年升高,从1999年的1.81%上升到2003年的2.05%。由此可见,陕西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居民收入增长了,经济实力提高了。
  (二)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泰尔指数分析。泰尔指数是荷兰经济学家H.Theil在1960年运用信息理论提出的一个可以按加法分解的测定收入不平等或差异程度的指数。作为衡量个人之间或地区之间差距(或称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泰尔指数被经常使用。泰尔指数是从信息量和熵的概念出发来考察差距情况的,它的优势在于,它是由一套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组成。通过泰尔指数,不仅可以显示出总体的收入分配差距,还可以显示出各个组分内部,以及各个组分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可以反映出这些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影响。
  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


  式中,N为人口单位数,Yi为第i个单位的人均收入,为Yi的平均值,即


  I(O)=0,说明收入分配是相等的;而I(O)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
  如果将人口分成g组,则有


  式中,V表示第g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Pg表示第g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份额,I(O)g表示第g组内各单位的Hheil指数。式中第一项表示组内的各单位间的收入差异程度,第二项表示各组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将陕西人口按城镇与乡村分成2个组,各组内按市级地区再分成10个单位,可得陕西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见表2。从表2中,分析发现:
  1、陕西居民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呈逐年递减趋势。从1999年的5.38降为2003年的4.18,降幅为2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先增大后减小,总体呈现递减趋势,从1999年的0.41降为2003年的0.32,降幅为2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呈逐年递减趋势,从1999年的0.33降为2003年的0.12,降幅为63.6%;城乡间居民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呈逐年递减趋势,从1999年的4.64降为2003年的3.74,降幅为19.4%。
  2、从陕西泰尔指数的构成比重变化趋势上看,虽然陕西居民收入市际区域贫富差距总体呈逐年递减趋势,城乡间居民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也在缩小,但城乡间居民收入的市际区域贫富差距在全省居民收入市际区域贫富差距中占据主导地位,比重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陕西城镇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比重先增后减;农村间居民人均纯收入市际区域的贫富差距比重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
  总之,陕西市际区域的居民收入贫富差距总体呈递减趋势,市际城乡间居民收入贫富差距构成了全省市际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主体。
  二、依据泰尔指数进行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分析
  (一)陕西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分析。根据表1,分析得出:在1999~2003年间,陕西生产总值逐年递增,从1999年的1487.61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398.58亿元,1999~2000年的增长速度为17.1%,2000~2001年的增长速度为10.0%,2001~2002年的增长速度为14.0%,2002~2003年的增长速度为14.1%,1999~2003年的增长速度为15.3%,陕西生产总值比同期全国GDP的增长快3.4个百分点,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二)陕西收入水平方面的分析。根据2000~2004年《陕西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绘制了表3。根据表3,分析发现:陕西居民收入虽然每年递增,但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1、陕西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呈逐年拉大趋势。1999~2003年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次为2210元、2253元、2366元、2476元、2622元,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次为1456元、1470元、1520元、1596元、16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相差754元扩大到2003年时的946元,陕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全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呈逐年拉大趋势。
  2、陕西城镇居民与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呈逐年拉大趋势。从表3中,分析发现:1999~2003年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5854元、6280元、6860元、7703元、8472元,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4654元、5124元、5484元、6331元、68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9年相差1200元扩大到2003年时的1666元,陕西城镇居民与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呈逐年拉大趋势。
  (三)陕西居民收入人群贫富差距方面的分析。由于居民收入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贫富差距方面(二者走势基本相同),所以在人群收入差距分析方面,以城乡居民的人群收入差距来反应总体的人群收入差距。从表3中,分析计算得出:1999~2003年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量之比依次为3.2、3.5、3.6、4.0、4.1,相差金额从1999年的3198元上升至2003年的5130元;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依次为1.0%、3.4%、5.0%、5.0%,从1999年到2003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8%,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依次为10.1%、7.0%、15.4%、7.5%。1999年~2003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6%,增长速度相差7.8个百分点,所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的人群贫富差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而陕西的人群收入贫富差距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结论
  以反映居民收入市际区域贫富差距的泰尔指数为依据,结合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得出: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呈现三个特征:(1)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市际区域贫富差距递减;(2)居民低收入水平下的市际区域贫富差距递减;(3)收入的人群贫富差距递增同时的市际区域贫富差距递减。综上所述,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呈现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居民收入低水平条件下人群收入的贫富差距扩大同时的市际区域贫富差距缩小的趋势。对陕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特征的详细分析,有利于找到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使和谐陕西早日实现。■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869 位访客